IMF:大陆经济可望V型复苏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各国,已影响制造业、交通运输等产业正常运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乔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认为,现在要断定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仍为时尚早,但她认为这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应属「轻微」,中国经济亦可望看到「V型复苏」。
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乔治艾娃受访时称,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已针对疫情采取了即时有效的应对措施。IMF预期疫情将让中国经济活动出现急遽下滑,但之后制造商会大量回补库存,从而带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出现迅速复苏,形成「V型反弹」。也就是说,疫情对大陆乃至于全球其他地区造成的经济影响相对有限。
外界普遍用2003年SARS时期对比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乔治艾娃认为,两者的时空背景不同、全球经济环境也不同。她坦言,本次的疫情影响显然较SARS时期更甚,但「现在要预测疫情影响还言之过早」。在疫情爆发前,IMF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成长率为6%,而2003年GDP增速则为10%。
除了IMF正在审慎评估疫情的影响,路透报导,世界银行总裁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本月初出席一场座谈会时,提出新冠肺炎已夺走多条人命、并导致商家暂停营业、封城等措施,疫情严重性远高预期,预告将会下修全球经济成长预测。
世银在疫情爆发前的1月8日曾公布报告,随着中美贸易战局势趋缓,2020年全球经济将加速扩张,预测2020年全球GDP增速会从2019年的2.4%提高到2.5%。
另一方面,多家投行则对中国经济相对悲观,近日已大幅下修中国经济成长率的预测。包括花旗、瑞银已先后将中国第一季的GDP增速分别下调到3.6%和3.8%。高盛的看法略微乐观,预测中国第一季GDP成长率在4%。
值得关注的是,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即将在2月22、23日于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举行。包含乔治艾娃等多位国际机构负责人也将出席,会上将重点讨论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