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過敏三兄弟」找上門? 中醫師揭3招教戰守則

季节更替,许多民众受过敏所苦,安南医院统计「过敏三兄弟」最常发生,分别为过敏性鼻炎、气喘与异位性皮肤炎。示意图/ingimage

季节更替,许多民众孩童苦不堪言的过敏又伺机而发。安南医院中医部今天分享换季案例:统计「过敏三兄弟」过敏性鼻炎、气喘、异位性皮肤炎在台湾最常发生。

中医部主治医师医师林莉华指出,这三种疾病可能单独出现,或两种、三种合并在过敏体质患者。原因除先天遗传,还与后天环境、季节气候、生活习惯、过敏原暴露及情绪压力等因素相关。

安南医院表示,每逢换季常见咳嗽、流鼻水、鼻塞、眼睛及鼻痒孩童患者,尤其早上起床和夜间鼻塞严重,容易夜咳影响睡眠;若下雨多日、环境潮湿,还有气喘不定时发作。中西医合疗效果佳。

还有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颈部、耳后、手肘内侧、腘窝等处皮肤红疹、脱屑、粗糙,因为痒而经常搔抓,有些甚至出现渗液、破皮、出血,以致皮肤伤痕累累。中药及药膏治疗加上饮食调整,皮肤状况改善,晚上再也不会因搔痒难入睡。

林莉华表示,过敏性鼻炎通常伴随眼痒、鼻痒、喉咙痒、鼻涕倒流等状况。好发高峰为学龄期,但学龄期后可能仍会有症状。

她说,异位性皮肤炎则是慢性、持续性皮肤炎,会反复发作,典型症状为皮肤红疹、湿疹状、皮肤增厚苔藓化、脱皮、渗出组织液等。通常好发于小儿成年人也会发生,与遗传或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小于2岁患者好发于脸、头皮、四肢外侧,2岁至青少年则好发于颈部、四肢内侧。建议日常照护可以中药膏敷在患处,并选择无香精、无酒精、无色素的乳液加强保湿,也可运用湿肤疗法提升疗效。

气喘主要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延长、咳喘、呼吸有喘鸣声等症状,常因吸入刺激物质、感染、接触过敏原等情形而引发。气温变化过大也很容易发作,且以夜间和凌晨居多。

林莉华指出,气喘发作期有「寒热」区分:一是寒喘型,症状咳嗽喘鸣、痰质稀色白、鼻塞流清涕等;二是热喘型,症状为咳嗽气喘、痰黏稠、咽喉肿痛等。

林莉华提醒过敏体质民众要注意生活习惯与饮食:

荨麻疹治疗前、后比较画面。图/医师林莉华提供

荨麻疹治疗前、后比较画面。图/医师林莉华提供

荨麻疹治疗前、后比较画面。图/医师林莉华提供

荨麻疹治疗前、后比较画面。图/医师林莉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