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6年累积12吨海废 海科馆推「秋之蟹」护生态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今年结合季节变化、北海岸饮食文化及养殖生物,策划四季微特展。(陈彩玲摄)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长陈素芬在海洋中心表示,螃蟹季即将来临,吁民众要爱护环境。(陈彩玲摄)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举办特展,透过卡通海绵宝宝里的蟹老板解说有趣知识。(陈彩玲摄)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今年结合季节变化、北海岸饮食文化及养殖生物,策画四季微特展,推出春之藻、夏之海、秋之蟹、冬之鲎,这次展览入口处推出海废杂货店做呼应,15日上午馆长陈素芬在海洋中心表示,螃蟹季即将来临,吁民众要爱护环境,让生态永续发展,才能共享美食。
陈素芬说,秋天气息逐渐浓厚,正是螃蟹丰收的季节,为养育下一代,蟹黄与蟹膏逐渐饱满丰润,但在大啖美味之际,也必须深入认识螃蟹,这次海科馆举办特展,透过卡通海绵宝宝里的蟹老板解说有趣知识,更设下关卡让民众体验,也结合基隆在地渔村艺术家庄英信创作的石头螃蟹,以及海科馆珍藏的稀有螃蟹邮票等,让民众大饱眼福。
海科馆指出,每年在望海巷沙滩及潮境保护区举办净滩活动,从2014至2019总计有1万2685公斤重的垃圾,相当于3.6辆小货车、3头成年亚洲象,而海废会裂解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胶,变成肉眼不可见的碎片,容易被野生贝类食用,螃蟹再食用贝类,透过食物链传递到人身上。
海科馆说,国外有研究发现,野生牡蛎会误食塑胶碎屑,螃蟹再吃牡蛎时,会有0.28%的微塑胶累积在体内,在台湾发现有超过6成的野生贝类体内有微塑胶成分,因此推测野生螃蟹也有微塑胶残留的可能,为保护螃蟹,海科馆借此呼吁民众不要乱丢垃圾,减少一次性塑胶使用量,让生态永续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