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无用之用
图、文/Joel Fukuzawa
基隆是一个很美丽的港町,或许因为离台北太近,使得基隆得不到太多资源,使得街道就这么保持过去的风味,久久不变。突然想到了庄子的无用之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如果不是因为基隆的地缘离台北太近,或许很难再看到当年的风华在眼前出现。
逛基隆,喜欢找一个春日的早晨,先在中正公园附近吃个葱油饼、喝碗豆浆,或是吃个馄饨汤配上干面。一早的早餐店,人声鼎沸,又是老板的斥喝声,又是客人的点菜声,好不热闹。
吃完了早餐,沿着中正公园的阶梯,拾阶而上。这里在民国之后改建成了忠烈祠,其实在日治时代是金刀比罗神社,那是专门祭祀海运以及商业大神的地方,如果当年改祀妈祖,基隆的香火会不会更旺些?
绕过了忠烈祠,继续往上走,就到了曾经是日治时代基隆名人石坂庄作(现今光隆家商的创建者)的私人园邸石坂园,在这里现在改成了中元普渡的主普坛,里头的中元普渡博物馆,收集了不少中元普渡的民俗讯息,包括在基隆唯一留存的「三连桌」,三连桌分成了荤桌、素桌以及西洋桌,其中西洋桌应该是基隆的特色吧,毕竟在基隆港永眠的西洋人,不论是荷兰人、西班牙人以及日本人数量都相当的多。所以西洋桌不但有红酒、香槟、比萨、蛋糕、点心,还有生鱼片、丼饭以及让他们可以搭回国的「大铁船」。
越过主普坛,再往上就到了观海亭,但是沿着小路走下去,可以走进一个由阶梯搭建的社区,这里的阶梯高高低低,有点像是走在香港的山边,也由于住家全都是沿着山壁而建,所以除了双脚之外,任何的机动车辆,在这里都无法通行。喜欢拍照的朋友,可以挑大约在上午的九点~十一点或是下午的三点~五点之间,这里的光影很美,街道很安静,还有几只小猫慵懒的躺着看着来往的人们。
走下山来,看到的是在港口旁的这家「国际旅社」看来已经荒废好一段时间了,但是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外观,却是令人着迷,如果这里可以改成一家书店或是咖啡厅,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人们,以及天上的白云,应该会舒适得让人想要闭上眼睛体验一下历史在这个港町写下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