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牌汽车

1956年7月13日,马国老师傅启动了马达,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披红挂彩,缓缓开下了生产线。之后,这种绿皮大卡车驰骋在中国的大道上。人们亲切地叫它为“老解放”。

46岁的马国范师傅拥有25年驾龄,可驾驶中国自制的汽车还是第一次。这一天,他又是剃头,又是刮脸,藏不住的喜悦感染了同行刘义,刘义的哥哥刘忠是位文艺工作者,听说了这个故事,编了一首歌词,请作曲家谱了曲,歌名就叫《老司机》:

“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拉起了手风琴我唠唠家常,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

自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CarlFriedrichBenz)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很快,汽车就传到了我国。解放前,我国的公路上跑着130多种不同牌号的汽车,就像“万国汽车展览”。然而,其中却没有任何一种是我国制造的。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时,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像斯大林汽车厂这样的大工厂。”他的话很快变成了现实。

1950年2月,毛泽东与斯大林拍板敲定了156个重点工业援建项目,“帮助中国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制造厂”是其中最早、最重大、最复杂的项目之一。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汽车工业筹备组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将筹备组的地址选在了北京灯市口工程师学会会址。主任是郭力,组长则是苏联专家斯莫林为。

“我要去搞汽车了”,郭力掩饰不住地兴奋和喜悦,打破了在家几乎不谈工作的惯例。

1950年7月,汽车筹备组在北京南池子76号建立了一个汽车实验室,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汽车研究设计部门。实验室有些简陋,大多是车、钻、刨、铣机加工设备,最高级的是3台美制格里申伞齿轮加工机床。尽管这样,这里却汇聚了一批懂汽车的知名专家。很多人就是在这里开始,了解汽车结构和功能

在所有培训课程中,汽车拆装是大家公认的效率高、收获大。被拆装的两辆汽车是苏联生产的吉斯150和美国生产的中吉普。采用的培训方式是:在老师指导下,拆完车的总成,大家交流总结,再拆成零件,清洗干净,了解其作用和功能,然后重新装配调整,恢复原车,直至能够开动。完成后,由司机用拆装后的中吉普教练开车,每人8次,每次一刻钟,最后还做钻杆尝试。

还有一系列筹备工作,包括厂址选择、勘探、设计。在厂址选择上,筹备组考虑了4个地方:北京、沈阳、武汉、包头。最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考虑到地质、水文、气候、交通等因素,厂址定在了长春市郊孟家屯西北侧的荒原地带。

1952年7月,中央正式决定成立汽车工业工厂,代号为652厂。同年末,中央任命饶斌为厂长,郭力、孟少农副厂长。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并为一汽奠基题词

195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写有毛主席题词的汉白玉基石被埋下,也埋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基石。长春孟家屯,这块曾是日军“100部队”细菌工厂的废墟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展开了。

3年后,第一批解放牌汽车驶下生产线。这一款CA10型的汽车,是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自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载重量为4吨,最大时速65公里。经过改进后,它更适合我国的路况以及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这批解放牌卡车,参加了当年的国庆阅兵式,之后还有一部分在天安门展出,无数群众争睹国产汽车的风采

除了1953版的壹分纸币,这批汽车的形象,还出现在阿尔巴尼亚的流通纸币上。1954到1978年,中国在自身经济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当地人骑的是永久牌自行车,戴的是上海牌手表,听的是红灯收音机,公路上跑的是解放牌或东风牌汽车。1964和1976年版的面值5列克流通纸币上,正面图案是一艘正在航行的货轮,背面图案则是疾驰在大桥上的列车,和满载货物行驶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