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是台灣的新戰友?抗中友台戰略下的台捷軍事合作
若台湾、捷克两国确实展开军事合作,预期将合作什么项目?图为捷克陆军演习。 图/捷克国防部Facebook
文/徐晓强
台湾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不断深化,而在长年以来官方与民间极力拓展的经贸与文化交流之外,如今军事合作也成为了双方关系发展的着力点;其中,捷克在与台湾国会议员团互相参访之后,军事交流、军购、乃至军用机电系统研发合作的可能性浮上台面,成为未来台欧关系值得关注的其中一个观察点。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长久以来主要的军事合作对象都是美国,多数武器也都和美国购买,为什么现在台湾突然会想和捷克进行军事交流呢?若两国确实展开军事合作,预期将合作什么项目?过程中又可能会面临哪些阻碍呢?
时间回到今年七月底,台湾立法院院长游锡堃率团访问捷克,在门口挂着中华民国国旗的捷克众议院发表演说,象征过去两年台、捷两国逐渐升温的友好关系再深化,更被视为台湾在欧洲的重大外交突破。
而就在访问团拜访捷克期间,今年——也是第一个——在台设立办公室的欧洲智库「欧洲价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EVC)主任杨雅喾(Jakub Janda)发表推特贴文表示「大消息:捷克国防部副部长科佩奇尼(Tomáš Kopečný)接待台湾国防产业发展协会(TW-DIDA)率领的台湾国防产业代表团。捷克想要跟台湾有更多国防合作,EVC提供协助。」推文最后也提到TW-DIDA和捷克台湾商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随着双边关系深化,台捷军事合作的可能性浮上台面。图为协防波罗的海上空的捷克空军JAS 39狮鹫超音速战机。 图/捷克国防部
2022年7月,TW-DIDA和捷克台湾商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图/杨雅喾Twitter
▌经济上,台、捷国防产业需求互补性高
双边关系升温、政治大环境上时机成熟,是台湾和欧洲国家进行军事交流的先决条件,但为什么是选择和捷克、而不是和其他国家合作呢?曾经卖过台湾战斗机、军舰的法国难道不是更好的对象吗?探究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台、捷国防产业都有升级需求,而且双方需求刚好也互补性极高。
现代武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一个电子设备,无论是陆、海、空武器,除了火砲本身作为硬体,还有要电子软体系统辅助控制,才有办法精准、即时地打击目标。而捷克传统上拥有优秀的武器产制能力,如果能够搭配台湾随着电子科技业发展培养出来的机电整合能力,则双方的国防能力都能近一步获得提升、发挥加乘效果。
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捷克所在地区自奥匈帝国时期就是欧洲重要的军火生产地,其军火工业长期下来累积了很多武器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技术跟经验,因此不管是轻武器、雷达,或是坦克、军用卡车、教练机等,捷克产制的武器都曾风靡一时。
但冷战结束后,因政府政策、国际情势转变和科技进步快速等因素,捷克军火工业规模大幅萎缩,渐渐被欧洲、韩国、中国、澳洲和以色列等国超越。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的统计数据,若以过去五年武器出口的总金额进行世界排名,捷克已经落到第23名,甚至排在挪威、巴西、南非等一般人不会跟军火产业联想在一起的国家之后。
反观对台湾而言,除了和美国、法国等军火大国购买武器外,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价格便宜且品质优良的武器选择,最好是还能够协助我们发展各种武器自制、建立国防自主的能力,在这样的考量下,捷克就成为台湾一个非常适合的潜在军事合作对象。
捷克武器相较欧美等大国便宜、品质精良,轻武器如CZ-75手枪、蝎式冲锋枪、ZB-26轻机枪和CZ-805突击步枪等,都是国际知名的枪款。另外,火砲、军用重型车也是捷克的强项,如果能借由捷克获得台湾需要的武器和武器制造技术,无疑可以帮助台湾国防实力大幅提升。
捷克产制的武器曾风靡一时,图为捷克1997年开始生产的Aero L-159 ALCA战斗机。 图/维基共享
使用CZ-805突击步枪的捷克士兵。 图/维基共享
捷克制造的RM-70多管火箭炮。 图/圣剑陆军
▌从武器买卖到共同研发?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在与笔者访谈时曾说,两国进行军事交流时,「(武器)品项的选择是一门艺术」,过程中需要考量非常多的因素,例如:国际政治、国防预算、国防战略需求和未来合作方向等。台湾其实有能力自己研发很多武器,但花时间也花钱,外购武器有时可能反而更便宜、更省时,需要思考的是:在国防预算内,购买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国防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轻武器外,台湾安保协会副秘书长、战略学者何澄辉表示,「轮式自走砲」和火砲的「载台」,可能会是台湾有意从捷克购入的优先项目。「载台」简单说就是火砲的载体、底座,越精密、强大的火砲,就需要越好操作、越坚固、机动性越高的载台做搭配,而这一直都是台湾武器自制的罩门。
台湾隔海面临中国军事威胁,防御型飞弹是国防产业研发的重点项目,中山科学研究院过去也开发出多款防御型飞弹,例如:天弓防空飞弹、雄风反舰飞弹、天剑防空飞弹和陆剑防空飞弹等,但其中的陆射型飞弹却面临缺乏适合载台的窘境,像我国陆军自行研发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统,就曾经发生决定量产前、载台来源却迟迟未定的状况,当时甚至一度改采操作费时的拖曳式载台,先少量部署在外岛前线充当应急手段。因此如果能顺利从捷克进口火砲载台解决相关问题,肯定能有效提升台湾国防实力。
其实2020年10月初时,捷克军火公司「圣剑陆军」 (Excalibur Army)曾到中山科学研究院做自走砲以及6轮、8轮军规轮车底盘的简报,却因消息走漏、受到中方施压而打住,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
未来,或许台、捷双方也可以共同开发一款适合台湾使用情境的「轮型」自走砲。台湾目前服役中、不管是自制或外购的自走砲,都是属于履带型的自走砲,这种类型的自走砲越野、冲锋能力强,适合在多变的地形快速推进阵地。
台湾公路网络密集,其实也非常适合使用轮型自走砲,在道路上移动的速度会比履带型还快,零件不易耗损、好保养,而且重点是操作简单,不像履带式可能至少需要5人,轮式自走砲可以将人力需求降低到3位左右。如果合作顺利,台湾未来甚至有可能借由捷克,外销共同开发的武器到欧洲,开拓新的军火市场。
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雄风三型反舰飞弹。 图/维基共享
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L-39信天翁教练机。 图/维基共享
捷克军火公司圣剑陆军制造的152 mm SpGH DANA自走砲。 图/圣剑陆军
▌政治上,欧洲对中态度转变
其实此次的合作备忘录,并非台捷的首次军事交流——早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开、刚独立的1990年代,因为首任总统瓦哈维尔(Václav Havel)政治立场亲台的关系,台湾曾和捷克有过比较紧密的军事交流,只不过碍于中国压力,双方也仅能从政治敏感度较低的航太领域开始。
例如1996年,拥有空军背景的台湾汉翔公司就曾向捷克出口约70具用于教练机的喷射发动机;隔年,汉翔公司也和捷克的沃多霍迪航空工业公司(Aero Vodochody)合作,共同研发一款单引擎的小型客机,该客机后来通过欧洲、美国航空安全单位适航认证,成为双方合作成功的一个早期案例。
不过随着中国经贸、外交实力在2000年融入国际经贸体系后日益渐增,捷克新的执政阶层把与中国的关系看得比与台湾的关系还重要,因此台、捷双边军事交流在过去20年左右都没有显著突破。直到2020年,种种因素交互影响下,捷克、乃至于整个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开始产生根本性改变,替台湾开了一扇机会之窗。
2020年疫情爆发后,欧洲除了见识到中国的战狼外交和经济胁迫手段,也因为美国的关系,渐渐认知到中国渗透对国安造成威胁。另外,中国先前承诺「一带一路」中的投资计划,也被发现到头来大多都是一场空。
最后,虽然欧盟赶在2020年底和中国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但后来也发现中国其实并非真心想进行公平贸易、遵守国际规范。这些因素综合考量下,导致许多欧洲国家的对中政策变得更加强硬、不怕中国施压,也更愿意和台湾进行实质交流,而捷克就是其中一个。2021年新上任的捷克政府更直接在政府官方文件中,特别提到想要跟台湾加强合作,认为台湾是捷克在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
1997年汉翔公司和捷克的沃多霍迪航空工业公司合作,共同研发的单引擎小型客机Aero Ae 270 Spirit。 图/维基共享
1941年使用捷克斯洛伐克产制ZB-26轻机枪的中国民国国军(时称国民革命军)。 图/维基共享
▌中国紧盯台、捷军事合作
另一方面,台湾和捷克想要进行更紧密的军事交流,需要考虑到的当然不只是两国的利益,还可能面临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阻碍。
对美国来说,首当其冲的是武器出口市场的损失,而且台湾如果将部分国防预算挪去买捷克制武器、排挤到美国认为台湾更需要的武器,则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对中国犯台的防御计划部署。
但同样根据SIPRI统计数据,2016-2021年这五年期间,美国对台军售金额其实仅占其总军火出口额的约1.6%,可能的损失极小,预算排挤的问题则可以借由增加台湾整体国防预算解决。加上过去也有美国东亚盟邦如日本(将与英国合力研发新型战机引擎)、韩国(曾提供底盘给波兰研发蟹式自走砲)和欧洲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的案例,美国应该是会对台、捷军事交流乐观其成,毕竟越多欧洲国家在台有重大利益,也可以减轻美国吓阻中国犯台的负担。
部分欧洲国家则可能是另一个台、捷军事合作的阻碍。虽然现在欧、中关系不佳,但毕竟台湾被中国视为其核心利益之一,未来不排除中国可能会将姿态放软,对欧洲国家施以小利,再透过与其较亲近的欧盟国家,例如:德国、义大利、匈牙利等,借由不同方式来施压捷克,届时将考验捷克政府的协调能力,台湾政府也应该思考能如何协助捷克不受其他欧洲国家牵制。
最后,对这整件事最关心的非中国莫属,如同先前提到2020年10月捷克军火公司简报遭泄露的事件,中国其实一直密切关注着台湾和美国以外国家的军事接触。去年10月,中共官媒《环球时报》英文版就发表了一篇评论,引用不具名专家说法,呼吁中南海高层必须注意民进党访问捷克期间签署的武器协议。
不过中国已经被捷克看破手脚,短期内捷克政府坚定抗中友台的立场不会也轻易改变。2020年捷克众议院议长韦德齐(Miloš Vystrčil)访台前夕,中国曾严厉警告捷克,表示如果韦德齐访台成行「将付出巨大代价」,但后来韦德齐在一场专访中表示,中国其实并未采取什么惩罚行动,捷克官方机构也说议长访台对双边投资项目的影响「微乎其微」。看来台、捷军事合作短期内应该是不会碰到太大的外力阻挠,双方可以好好把握机会,借机深化双边关系。
左为今年7月台湾国会团访问捷克期间,在门口挂着中华民国国旗的捷克众议院;右为捷克陆军装甲车。 图/游锡堃Facebook、捷克国防部
备注:军事议题非笔者专长,因此这次特别在撰文前访问何澄辉、苏紫云两位台湾军事专家,非常感谢他们愿意提供宝贵见解。文中若有错误资讯,皆由笔者负责,也欢迎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