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41天都在被砲轰 「拔管」后吴茂昆因违法赴陆求去

教育部长吴茂昆请辞获准。(资料照/记者屠惠刚摄)

记者赖于榛/整理报导

教育部长吴茂昆4月19日才上任,5月29日就主动请辞且获准,他曾在上任的交接仪式上说过,本来觉得「这个重担不是他来承担」,结果接任41天,因为拔管案、违法赴陆、全教总抗议、台大五四运动等等,天天都在国民党砲火中度过的他,也迅速决定放下担子,原因则是他说的人格被严重污蔑与羞辱;稍晚才由行政院赖清德证实他的请辞原因是违法赴陆。

▲4月19日的教育部长交接典礼。(资料照/记者李毓康摄)「就任自爆本来不想接」时间回到4月19日,吴茂昆在交接仪式致词时曾说,他本来不想接教育部长,因为他当时在伊朗带着学生竞赛,是意外接到赖清德电话希望他到教育部服务,他问赖清德为何找上他,赖清德回说因为要找明辨是非、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关怀社会的科学家,他听了觉得跟他一向的思维相当契合,可刚开始还是觉得这个重担不是他来承担。

直到与家人、朋友讨论之后,吴茂昆才改变想法,他说大家都知道他对教育非常关注,因此都鼓励他接受挑战,他则在周日完成竞赛后,答应了赖清德他愿意回来接受任务跟挑战。

▲国民党立委一度冲教育部找吴茂昆。(资料照/记者翁嫆琄摄)「消息曝光蓝营狂打」行政院确定要用吴茂昆后,消息一曝光就被蓝营狂打溢领奖助金、担任大陆中科院顾问企业顾问等等,奖助金部份,当时曾查案的监委王美玉表示,调查过程认定是东华大学的办法有问题,所以要求东华大学修改,而吴茂昆溢领的部分就必须缴回,这案子已经结案了,「我记得176万的溢领,教育部回文表示已经缴回东华大学。」

奖助金有监委背书,但是吴茂昆否赴陆兼职还是狂被质疑,当时,吴茂昆被网友抓包曾赴陆多所大学讲座,甚至被爆料担任中国大陆国务院下中科院顾问,以及企业顾问,只是当时吴茂昆因为还没就任,由行政院发言人徐国勇代为表示,吴茂昆否认有担任过中科院顾问,企业顾问部分则是吴茂昆参与上海研讨会的照片被移花接木。

但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参选新人游淑慧、徐巧芯钟沛君黄子哲等四人依然北检按铃告发新吴茂昆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国家机密保护法等。

「最大关卡立法院」吴茂昆最大的关卡,还是要到立法院进行业务报告并备询,正面迎战在野党的质疑,当时他首次赴立法院,就遇上游淑慧再度爆料,指他2015年在美国加州登记设立,进行生技研究的公司师沛恩(Spiranthes Biotech, LLC),其中成员(Members)包括Maw-Keun Wu和Ching-Feng Weng,刚好就是国立东华大学校长吴茂昆,与东华大学生命科学系暨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翁庆丰,他则解释,他是发明人,所以才是用他的名字。

这案子也再度引发监委关注,监委高凤仙除了先前调查吴茂昆被诉担任校长期间请假及兼职案,后续又再另案调查吴茂坤涉及的师沛恩生技公司争议,并提出七大问要深入调查。

管中闵案还在卡关。(资料照/记者姜国辉摄)

「确定拔管,后座力太大」吴茂昆上任时,就曾急着抢答「卡管案」会很快解决,果不其然,他上任不到10天,教育部就驳回准台大校长管中闵的聘任案,要求台大重新遴选,将「卡管案」的进度推演成「拔管」。

但拔管后风波越演越烈,吴茂昆亲上火线回应,他强调教育部从来没有干预大学自主,台大校长是遴选而非选举,遴选就是希望遴选委员会找出最好的人,并在回答媒体询问「遴选是不是民主?」时,说出学术没有真正民主,遴选是大学自治。

▲吴茂昆曾说学术没有真民主引发讨论。(资料照/记者周宸亘摄)

吴茂昆这番话又引来批评,前总统马英九就曾呛教育部拔管是违法滥权,让大学法的主要精神,包括大学自治跟依法行政都被践踏,他感到痛心,因此支持管中闵申请释宪;而吴茂昆所说学术没有民主一事,马英九则是沉重说,「如果硬凹下去台湾就没有前途」,还百年前的北洋政府都没这样做了,政府怎么可以这样?前副总统吕秀莲和前行政院长张善政也以台大校友身份共同发表「不是挺管,只挺法治」声明,表态支持台大校务会议决议。

国民党立法院也有发动反击,要求吴茂昆专案报告,但吴茂昆则以请假因应,改派次长林腾蛟出席,结果国民党立委们愤而直冲教育部找人,只是最后扑空;民团部分,台大学生发起新五四运动,全国教师总会、国教行动联盟等团体则是发起「518抢救教育部行动」,千人身著白衣到场响应,晚间更齐聚教育部门口,高举手机形成灯海,要求吴茂昆下台。

而日前北检约谈台大遴选委员、调查员面谈高中校长引发争议,吴茂昆这个月24日赴立法院备询时则说,「如果有人告诉我明确违法,我就下台」。

▲立委柯志恩火力频频对准吴茂昆。(资料照/记者屠惠刚摄)

「柯志恩变拔昆大将?」吴茂昆争议不断,后又被国民党立委柯志恩踢爆,吴茂昆2005年担任国科会主委时,经申请后赴中国苏州演讲,但之后却未经申请私下前往参加杭州的会议,已经违法该下台。对此,吴茂昆一开始强调「我百分之百有事先申请」,在柯志恩持续追问下,他才尴尬表示,「依法办理,就看行政院长要不要我下台」。

事实上,徐国勇也透露吴茂昆上周五先向秘书长卓荣泰表达辞意,26日则是向赖清德口头请辞,换句话说,吴茂昆才在立法院被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呛违法赴陆,并一度说出「看院长要不要我下台」,随即就向赖清德请辞。

▲赖清德出席准辞吴茂昆。(资料照/记者赖于榛摄)

「自觉遭受污蔑与羞辱,发出请辞全文」请辞消息传出来后,吴茂昆随后透过教育部发出千字声明,全文指称他一生,无论在任何位置,都兢兢业业面对各项挑战,但从没遭受如过去一个多月来,对人格的严重汚蔑与羞辱,还说外界一直以为他要「拔管」才接部长,但其实不然。

吴茂昆强调,大学校长是学校的领航人,其遴聘的人选,当然且必须要接受较高道德标准的检视,强调过程完全是对事不对人。只不过,赖清德晚间赴立法院力行致谢时,他受访证实吴茂昆是因为违法赴陆所以请辞。

赖清德说,2005年的时候,吴茂昆当时任国科会主委到大陆参加两场国际会议,第一场结束后转赴浙江参加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的的国际学术高峰会议,但这场行政院并没有准,赖清德说,吴茂昆「一直到最近才知道」,还说吴茂昆希望以同一标准检验自己,所以今早他准辞吴茂昆;这同时也印证了国民党立委柯志恩上周对吴茂昆的质疑。

吴茂昆请辞全文:

各位亲爱的伙伴,我已于上周末向行政院口头请辞并获准了。

自107年4月17日我同意赖院长邀请,接任教育部长职务之后,特定媒体即开始扑天盖地且用不实的指控抹黑本人,在野党立委亦极尽能事的羞辱我,将我刻画成一个恶质的人。我这一生,无论在任何位置,都兢兢业业面对各项挑战,但从没遭受如过去一个多月来,对人格的严重汚蔑与羞辱。

我长期在研究单位,担任过大学教授、校长,也一直都在指导学生,因此,对于接任教育部长一职进而规划、实践教育理念,是我认为无论多困难都应该要全力以赴的工作。然而,从过去一个多月的发展来看,令我忧心的是,这些针对我个人的不实指控,已经造成教育部同仁工作上不必要的困扰与负担,更使行政院团队受到伤害,许多该做的事因而延宕。因此,几经思量,我决定此时以最高的道德标准,向頼院长请辞,并已获得赖院长的同意。

在此,我必须向教育部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虽然我们共事仅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即使面对在野党立委在立法院恶意且无理的挑衅,我们仍然顺利完成几项重要法案的审议。108课纲的审查,即使在某团体不分是非的莫名杯葛情况下,我们在其他课审委员牺牲假日开会的共同努力下,依然持续前进。我也希望,借由我的离开,摒除掉外界无理的干扰,让部内同仁可以扩大脚步、向前迈进。

外界一直以我是因为要执行「拔管」才接任教育部长职务,事实不然!从愿意担任咨询小组成员到之后接任部长实际处理此事,我的立场及信念自始至终都一致。我认为,学术诚信建构一所大学的基本原则,国立大学受全国纳税人委托,教育我们的年轻人成为具有全人人格及专业技能的国家栋梁。因此,尊重学术、维护学术自由、建立学术诚信是大学必须具备的基本准则。大学校长是学校的领航人,其遴聘的人选,当然且必须要接受较高道德标准的检视;这个过程完全是对事不对人。

至于有关我在2005年10月担任国科会主委时去中国开会的事,当时我是前往中国参加了两场国际性会议。行程之一是代表台湾到中国苏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ICSU)。会议后再到杭州,参加由香港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办的国际学术高峰会议。当时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校长朱经武先生,亦即我的老师,邀请我去参加。与会的都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身兼各自国家的科技政策负责人。除了朱经武院士及中国几位院士之外,包括物理诺贝尔奖得主Robert Laughlin (当时是韩国KAIST大学的校长),日本的北泽教授(Koichi Kitazawa是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President),担任美国空军科技研发办公室主任的Harold Weinstock,美国加州大学的Marvin Cohen,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的William Harris等国际重量级的科学家。

当年这两场国际会议的行程,事先都已向行政院提出申请,并循程序签办,而在行政院回函给国科会的公文中,对于香港科大在杭州所举行的国际会议并未准驳。由于该场会议在周六、周日举行,且出席者都是各国科技政策的负责人,因此,当时在朱经武校长当面力邀下,且考量出席会议可大幅增加台湾在科技领域发展的国际曝光度,我才决定转往杭州与会。

我们的年轻世代未来将要面对一个知识与科技快速变化的时代,许多现在惯用的科技及生活方式,不出几年,将面临极大的转变。做为师长,我们有责任贡献知识与所学,引导他们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并建构出未来的蓝图,因此,我们的教育绝对不能因为意识形态对立而陷入泥沼,而是要回归真正的理性讨论与思辨。台湾做为世界上最值得骄傲的自由民主的国家之一,在政治上还有进步成长的空间;在教育上,我相信,我们愿意一同为了捍卫学术自由民主、教育下一代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而努力,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