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3疑點 柯市府勝訴仍送容獎

北市议会京华城案专案调查小组昨天首次开会,发现有3大疑点待厘清;图为施工中的京华广场。记者胡经周/摄影

北市议会「京华城容积违失案专案调查小组」昨闭门会议,厘清柯市府决策转弯过程时发现3大疑点,包括京华城没提容积奖励,市府却送出百亿容积,及诉讼中、市府胜诉后,容奖讨论没暂停还继续。小组质疑,柯市府有2次煞车机会却没停止,整个程序犹如「失速列车」,下周将邀当时参与会议的专家学者访问与求证。

此外,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日前遭前幕僚张益赡爆料,担任市长期间常用「签公文」名义支开随扈、私见财团老板,多次会见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民众党发言人戴于文昨回呛,「名嘴推论非常粗暴,根本就是恶意栽赃,毫无逻辑可言。」柯也反批,说话要有证据。

京华城调查小组召集人游淑慧说,市府送了7册京华城容积案相关资料,昨天会议厘清决策转弯过程,发现3处疑点相当奇怪。

游说,京华城2020年3月17日送陈情信到市长室,盼保留560%容积率与逾12万平方米楼地板面积,并未要求市府给予容积奖励与后续送修正细部计划,只提到30%容积转移,且容移是买来的,所以没争议,后来却是「要五毛给一块」。

游也指出,柯市府2020年6月20日专家学者会议中,4人中有3人提到市府正和京华城打行政诉讼,「这是第1个煞车点,若7月就有结果,为何要一边诉讼、一边讨论京华城补救措施?」

另外,2020年7月中旬市府打赢官司,游质疑,照理京华城陈情应毋须理会,但第2个煞车点市府也没踩住,细部计划送到都委会以一般都市计划继续审,主委、前副市长彭振声仅在裁示拿掉「补救」2字,程序继续走,京华城要求最高20%容奖全到手,柯市府竟也照单全收,犹如「失速列车」。

民众党人士表示,事实如何以调查小组共同决议为准,蒋万安提交监察院的报告,也指京华城案审议过程严谨把关,无瑕疵之情事。

针对北投士林科技园区地上权案屡遭质疑,柯昨晚开直播说,自己的态度从头到尾一致,就是会议纪录、录音档全部上网,但不可选择性公布,很多议员不知道实情,看到新光人寿发表意见,其实北市府都没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