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教育影响健康 弱势男比有钱人「少活」6.4年

经济教育影响健康,弱势男比有钱人「少活」6.4年。(图/记者严云岑摄,下同)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如果医师在治疗完病人后,又把他们送回让他们生病的环境,这样怎算得上是医疗行为呢?」英国伦敦大学健康公平学院院长马穆爵士(Sir Michael Marmot)表示。台湾整体医疗资源上,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根据国健署估算,台湾最弱势地区男女平均余命,分别比最优势地区少了6.4年与3.5年,显示社会条件,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国健署长邱淑媞表示,健康问题并非只是个人生活习惯如肥胖、酗酒、抽烟所致,政府的介入与否,也会影响国人的健康。邱淑媞举抽烟作为例子,指出如果官方一直实施「贴海报广播」等卫教措施,影响的层面,也只限于中上阶级,「对弱势的影响还是有限」,但政府如果提高烟价,就能有效遏止弱势阶级购买,有效降低吸烟率

台湾的肥胖、吸烟、糖尿病人口数,都与社会阶层的上升成反比。马穆爵士说,许多非弱势阶层的人,听到健康问题时,都会觉得「不关我的事」,但医疗资源的分配,其实与每个人的健康习习相关,「除了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外,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根据国健署研究,国人平均余命与健康问题,与社经地位和教育程度息息相关,以2008年台湾地区3岁儿童陪读情形来看,生母学历越高,念书小孩听的比例也越高,其中大专以上念书的比率为68.4%,比国小以下学历的13.6%多出了54.8个百分比。而根据研究指出,从小听父母念书的儿童,在语言、认知、行为上都比较健全,也比较容易有更好的教育、获得较高的收入,未来也会过着比较健康的生活。

健康是基本人权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开宗明义指出,不分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或社会条件,享受最高可能水准的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虽然阶级问题在每个国家皆存在,但若政府愿意有所作为,还是可以把阶层之间的差距降到最低。马穆爵士举了挪威保加利亚2国为例,指出他曾到访首都奥斯陆资源最贫乏的地方,但当地居民生活水准,却与最富裕的区域差别不大;反观保加利亚,贫富两地的生活品质,就为天壤之别,「这与该国的社会福利是否完善有关」。

根据国健署2010年至2012年研究,30至70岁国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标准化死亡率,随着社经条件由最优势地区至最弱势地区递增,其中以男性落差较明显,恶行肿瘤的死亡率,也呈现相同的现象。缩小健康不平等,是政府部门应努力之目标,马穆爵士建议,政府应该策略性缩减社会上优势与弱势族群的健康落差,型跨部会合作,落实WHO所倡导的「所有政策面的健康工程」,才能缩减平均余命的差异,让所有国人都得到良好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