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需重整旗鼓

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副总谈判代表杨珍妮在今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中向全体成员表示,期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处理不公平竞争措施。联合报系资料照

近年来台湾区域经济整合处处碰壁。随着邦交中断,我国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及宏都拉斯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也随之终止;与巴拿马在断交后FTA虽持续,但只局限在关税减让部分,其他功能几乎全面停摆。如何突围?政府应有更务实的作法。

我国在2013年与纽西兰及新加坡两个非邦交国签署FTA,在全球经贸环境剧变,许多规定需与时俱进下,台湾全力推动建构FTA 2.0升级版,但此两国反应冷淡;反观中国大陆与纽西兰及新加坡均已完成FTA升级版。

中国大陆的干预,是台湾区域经济整合无法开疆辟土,守成更是不易的原因。中国大陆不但阻碍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也以台湾禁止大陆产品进口形成贸易壁垒为理由,逐步废除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目前已约有四分之三的早期收获出口丧失关税优惠,ECFA已经是名存实亡。

由于既有FTA效益不断受到侵蚀,台湾目前FTA的涵盖率,即出口产品享受FTA优惠关税的比例已经低于10%,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对出口影响不小。

台湾拓展新的FTA也困难重重,例如中国大陆全力阻止台湾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多次以主权因素,否定台湾的资格。最近中国大陆总理李强访问CPTPP成员澳大利亚、纽西兰,以及马来西亚,除了争取这些国家支持大陆加入CPTPP外,也必然会要求这些国家不要支持台湾。CPTPP今年将在加拿大召开执委会,会讨论中国大陆及台湾申请案,对台湾将是一大考验。

面对中国大陆排山倒海,全面性围堵下,台湾必须寻求突围。现阶段仍应以加入CPTPP为首要优先,但应摆脱过去与大陆相互否定,指责对方不够加入资格的格局;而应改变策略,以台湾可以对CPTPP的贡献为出发点。台湾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对于CPTPP成员吸引力不在于市场开放,而是强调产业优势,强化对区域供应链整合的贡献。CPTPP第22章虽规定应强化供应链发展,以整合生产、促进贸易及降低成本,但迄今并没有具体的措施。

与CPTPP成员相比,台湾制造业实力属于前段班,半导体相关产业更是各国争相拉拢合作的对象。台湾应主动倡议推动供应链韧性工程,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合作,使CPTPP成员可以强化其制造业实力,降低风险以确保经济安全。

申入CPTPP是一长期奋战,台湾在短期应以「堆积木」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整合。台湾主张堆积木的方式为时以久,但未来应改弦易辙,采取新的推动模式。首先应配合国际脉动,推动建立功能性的协议,例如关键矿物,以及绿色能源,均是可以切入的领域。台湾缺乏天然资源,但可由创造天然资源附加价值、完善供应链的角度,争取与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合作。

台湾应由过去「资源共同分享」的角度,转为「产业共荣发展」的方式。例如经济部所倡议的「境内关外」,以及「境外关内」的国际布局策略,也应纳入台湾「堆积木」方式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重点,但应有更细致的做法。

目前「境外关内」是带领台湾制造园区走向世界,在他国打造海外工业区,但仍是以由台湾产业利基为出发点的供给导向。而未来应结合当地国的资源,配合其产业发展的需求导向,才能提升他国合作意愿,最终使台湾虽无FTA之实名,却可享有「境外关内」的实质优惠。

至于「境内关外」,主要以吸引外资的方式,使世界走进台湾。台湾也应跳脱过去框架,提供外资更优惠待遇,排除各式障碍,并使外资确实能享有「境内关外」的待遇,才有可能奏效。

总之,在全面性FTA不可能一步到位下,政府应循序渐进,以多元化途径,尽力完善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