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谈张作霖(上)

▲▼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父亲作霖。(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作者/王统一

今年是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光辉纪念。随着民众对于八年抗战的往昔追忆,近来一个虽然在抗战之前故去,但却与抗战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忽视的联系之人也时常被提起,他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作为时任中国国家元首,张大帅命丧奉天皇姑屯,引来世界震惊。3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日本踏出了全面侵华前的第一步。因此说到日本侵华,历史绕不开张作霖其人其事。张作霖作为一个以血肉横飞的惨烈方式倒在日本侵略者手下的大人物,那么,倭寇对于他的态度应该自然是显而易见的——恨之入骨。而就是这么一个让敌对国侵略者恨之入骨的张大帅,最近却在网路上被冠以「为害最大的卖国贼」之号,说他「出卖中国利益造成最大危害」,与汪精卫溥仪并列。虽然张作霖在历史上不可否认地做过很多血迹斑斑的心狠手黑反面事情,但纵观其从保险队起家闯荡江湖到搏得中国最高领导权力,再到被日寇害死的这充满纷纭的黑白众说的一生,要是被讲成是头一号的卖国贼,还是有些勉强的。笔者今以此拙文从四点来让诸君认识一个更为全面的张大帅,看看所谓「为害最大的卖国贼」一称是否适合。

打击复辟

国父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打破了数千年家天下专制创立共和民国,可以说是空前伟大之举。很多清廷顽固分子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还处心积虑地图谋皇权再起,溥仪复位。这些复辟势力纠合一处,他们的组织叫「君主立宪维持会」,因为欲维持专制宗庙社稷,故有一个更为臭名昭彰的称号「宗社党」。这个反民主革命的团体成立于民国元年元月12日,以恭亲王爱新觉罗•溥伟、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多罗贝勒爱新觉罗•毓朗、军咨府军咨使爱新觉罗•良弼、江宁将军穆尔察•铁良等满清皇亲国戚为主。成员均在前胸刺满文名字及双龙纹,他们拥护溥仪,反对共和,主张与国父武力对抗到底。26日,革命志士彭家珍为了扫清阻挡历史潮流的这块顽石在北京舍身与宗社党头目之一、负责武装事务的爱新觉罗•良弼在炸弹中同归于尽。经此重击,宗社党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末代皇帝溥仪不得不随即承认共和制度,宗社党人逃遁四散。但他们并不死心,特别是爱新觉罗•善耆,秘密与潜入中国的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勾结,举家迁往当时有大量日本人聚集的旅顺,与日本侵略者沆瀣一气,以图寻机复辟。日本人积极帮助善耆,有了日本人这个靠山,善耆活动越来越猖狂,开始在中国东北各地设立秘密据点,还购置日本军火,让日本人训练宗社党武装人员,不但意图复辟帝制,同时应和日本人阴谋策动的所谓「满蒙独立」,充当马前卒。

张作霖时任奉天巡防营务处总办,负责奉天省防务安全。他不遗余力地打击以宗社党为首的复辟势力,捣毁宗社党位于省内各地的非法据点,把借助日本势力迅速膨胀起来的宗社党重新压缩回旅顺一隅。张手下的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于民国元年6月在郑家屯截击宗社党由公主岭发出的47辆军火大车,毙伤、俘获大量宗社党武装成员,并重伤协同押运的日军大尉松井清助,击毙13名日人,并将其所载不法军火全数销毁。之后,张又接连多次挫败宗社党的各种不法活动,严重削弱了宗社党的力量,使之在奉天省几乎不敢公开活动。

民国3年,宗社党在日本新任首相大隈重信的扶植下,再次死灰复燃,爱新觉罗•溥伟与爱新觉罗•善耆在日本东京重组宗社党,为了获取更多的支持,善耆还把自己的女儿爱新觉罗•显玗送给川岛浪速作养女,起名川岛芳子。宗社党在中国境内的日本人驻地重新开设据点,收拢各地复辟分子及流氓匪帮,善耆还向日军购买4门野炮,3000支步机枪,制作复辟的龙旗,组织起数千人的党属武装「勤王军」。

民国5年7月,自觉羽翼丰满的宗社党人再次大举进兵东北,在蒙族宗社党人巴布扎布(善耆的亲家,其子甘珠尔扎布与爱新觉罗•显玗结婚)和日军大尉青柳胜敏的共同带领下,直扑奉天城而来。时任奉天省长的张作霖派吴俊升予以坚决反击,在洮南西北的突泉县与宗社党叛军展开激烈战斗,击退宗社党,吴负伤,张亲派医官诊治。

善耆不甘心失败,又从大连派出700余人的宗社党武装,支援退居郭家店的突泉败军。川岛浪速也把日本援助的1200支步枪、4门野炮、100颗手榴弹送到郭家店。宗社党武装一时实力大增,卷土重来。张作霖紧急联络吉林、黑龙江、热河等东北其他地区共同出兵,从东北、西北、南方一同清剿宗社党武装,经过数十日长期奋战,宗社党渐渐败下阵来,开始向内蒙方向退逃,途中在朝阳坡被张作霖的队伍再次打击。到了9月,溃不成军的宗社党武装只好龟缩在内蒙的林东苟延残喘。此后,宗社党再无力从事大规模武装复辟帝制的活动。

可以说,张作霖在扼止专制余孽复辟活动上是尽了力的。

安定边疆

张作霖对于中国北部边疆的安定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他任职清廷的时期做出过一件大事——荡平蒙匪。鸦片战争以后,列强逐渐纷纷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侵占中华利益,烽烟四起,清政府的统治也风雨飘摇。各种各样的不良势力也在这乱世中趁机窜起,兴风作浪,加重了人民的苦难。清光绪二十八年起,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施行官垦。一些蒙族大户认为这损害了自身利益,开始明里暗里违背国家政策,拒不配合。这股势力得到了对中国土地始终有所图的俄国的支持,开始在草原上不断地滋长。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下旬,在塔奔塔虎,蒙族反对势力聚兵叛乱,开始袭扰周边各地,攻击官府以及垦务局,肆意杀害地方官吏及垦务局工作人员、无辜民众。气势汹汹的蒙匪很快在蒙东成了气候,而且进犯东北地区,有图谋分裂之举。他们无恶不作,所到之处尸横遍野,震动朝野上下甚至引起了外国关注。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时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的张作霖率兵进军洮南一带,与蒙匪主力作战。该地气候恶劣、地形险要,而且环境极为适合蒙匪骑军用兵,一开始的战斗是十分艰苦的。强攻始终收效不大,张作霖开始使用计谋,他不断总结作战经验,制订新战法,还派人打入蒙匪内部刺探情况,摸清了神出鬼没的蒙匪动态,扭转了不利战局,一路向北追击蒙匪。历经长期征剿,张作霖擒杀蒙匪大头目数人。其残余势力逃入俄国,不敢再返回中国境内胡作非为。

由于张作霖平定叛乱有功,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上奏光绪帝称:「该统领张作霖等,驱驰绝漠,艰苦备尝。年余之间,将积年巨患,歼除殆尽,实非寻常剿匪之功可比。」张作霖因功被清廷「以游击尽先补用并赏加副将衔」,而且自己的母亲也得到了朝廷的诰封,其子张学良也被赐户部郎中。同年,光绪死,溥仪继位,又封赏张作霖为洮南镇守使,且以总兵记名,赐金丝九龙袍。

民国时期,原清廷册封的蒙古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在草原势力颇大。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的张作霖为了确保草原及东北安定,采取了和亲政策,不顾自己女儿及全家反对,把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张怀英远嫁到草原与那木济勒色楞之子林沁色鲁布(汉名包晓峰,又称包布)结婚。林沁色鲁布性情暴烈,婚后的张怀英受尽虐待,但为了国边安宁、民族和睦,张作霖只能眼睁睁地看女儿一次次泪流满面归奉而不得不保持克制。

因此,张作霖在维护边疆稳定、制止分裂上也是有可言之处的。

交好中山

中华民国开国者孙中山先生卸任大总统之后,各地强人开始了逐鹿中原的争霸战,早已忘了民众福祉与共和真谛。很多地方在很长时间内依旧一片混乱、民不聊生。作为开国元勋国父四处奔走呼吁,可是应者寥寥,很多人对于国父敬而远之,更有甚者是横眉冷对、刀枪相向。张作霖虽然也是那个混乱年代争霸的主角之一,但与其他军阀的不同就是他与国父走得很近,孙张双方彼此支持,关系良好。

双方关系始于民国8年,当年秋天,国父将与张作霖同为奉天海城人的宁武召到上海,让他回乡联络张作霖,以达成双方合作。张当时希望东北地区能摆脱日本势力对于大连港的海运垄断,要引进华侨资本修建葫芦岛港。民国9年,宁武以投资人加同乡的身份在天津与正在此开会的张作霖会面,表明愿意合作与投资的意愿,并希望张去广东看看。张盛赞国父:「我是带兵的老粗。中山先生是民国开国元勋,又能著书立说,我久仰他的大名。」并委任宁武为副官,同时派副官张亚东带上自己的问候信与宁武共赴广东觐见国父。国父欣然接见张亚东,并表示:「雨亭(张作霖)在东北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牵制,处境是很艰难的。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了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还委托张亚东带回自己的复信。此后,国父与张作霖关系开始密切起来,张时常向人提起国父,而且言必称「我的老友中山先生」。

同年秋天,张作霖在北京再次与宁武会面,他认为「孙先生看得起我,我很高兴!孙先生是文人,带兵是为难的。我不求他别的,只要他对国家大计多想办法,这帮家伙让我来用武力收拾他们!」民国11年2月,宁武在奉天与张作霖第三次相见,张说:「现在国家成了个烂羊头,中山先生是开国元勋,谋国有办法,我想派人去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之后就派李少白(李梦庚)带上密码本与宁武一同南下桂林拜访国父。双方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计划,国父派伍朝枢随宁、李二人返奉,并转告张作霖「革命党是不怕失败的,因此这回讨直系由我们先发动,奉天只要扯扯后腿就行了。因为我们失败了,还可以再干,不要把雨公(张作霖)一生事业给毁了。」张作霖当场表示「我也派兵出关」,并让宁武报告国父。当月,国父便想誓师北伐,南北合作,不过遭遇到了南方各路军阀的重重阻挠,迟迟无法前进。4月29日,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5月5日,张作霖战败退回奉天。而此时国父的北伐军才刚刚得以正式进军,张此时已无力策应援助,国父军事受挫。陈炯明又趁机发动叛乱,广东已无国父容身之地,张闻讯立即召见宁武,恳请国父在此危急关头赴东北。宁武去见了停留在上海的国父,国父表示希望张予以经济援助即可,已同是败军的张毫不含糊地提供了10万元。当年8月,国父在给苏俄驻华特命全权代表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的信中评价张作霖——「张作霖是中国人」,「我不认为他是日本人的代表」,「张作霖不依靠任何阶级,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战士」。

民国11年9月,国父派遣汪精卫、程潜、张群访问奉天,张作霖派张学良亲自前往车站接迎,自己则大开帅府门、身着盛装亲迎。张作霖表示同意国父提出的南北夹击、国家统一的主张,并再次提供50万元援助。此行,汪精卫还带来国父特意手书的「天下为公」墨宝相赠张氏父子。12月,汪精卫二次奉国父命访张作霖,商谈统一问题。

民国12年4月,张作霖致电国父:「作霖素性光明磊落,但知爱护共和,顾念大局,我公(国父)夙所深悉,敬祈代为宣布」,国父回电:「执事(张作霖)通电明志,国人皆将喜闻此祥和之言。文亦将视力所及,勉为执事剖白之,更冀本爱护共和之初衷,进而为解决大局之盛举。」

民国12年5月,汪精卫三访张作霖,希望得到进一步支援。张遣沈鸿烈以军舰「镇海号」载大量山炮、迫击炮、机枪、步枪等军火及60万银元送给国父。10月,汪精卫四次来奉访张作霖,商讨合作具体事宜。国父对于张作霖长期以来的种种支援感激不尽,11月对张发函致意「屡蒙我公资助,遂将国贼在西南之势力,陆续扑灭。而广州根本之地,得以复还,此皆公之大力所玉成也。」12月,国父再派叶恭绰赴奉天与张作霖商讨国家时局,张「极赞成军事计划」。双方往来期间,曹锟通过贿选成为中华民国总统,并曾以副总统之位拉拢张作霖,张不为所动,一心结盟国父。

民国13年农历二月十二(3月16日),张作霖50大寿,国父特地派伍朝枢、汪精卫携带贺礼玉寿桃前来奉天祝寿,张作霖专门举行仪式隆重迎接,鼓乐齐鸣,全城皆知,张还把国父的贺礼摆在寿堂最当中。张作霖盛宴款待伍朝枢、汪精卫,每日车接车送,还带其参观机要重地奉天兵工厂、航空队、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等处。同年9月15日,张作霖兵发山海关,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国父则派出5万人在南方牵制直军。同月23日,国父又派儿子孙科前往奉天大帅府,与张学良、卢小嘉召开三公子会议,确立了进一步的同盟关系。

此后,张作霖又向国父提供了3万支枪、300万发子弹和20万银元的援助。此战直军大败,曹锟下台、吴佩孚败走。张作霖进入北京,与段祺瑞、冯玉祥共邀国父北上。国父此时已经病入膏肓,但仍坚持赴京。此时身在天津的孙科对中外媒体表示:「改造民国之根本意见,家父与张作霖全然一致」。12月4日,国父抵达天津,张作霖派张学良亲迎,并在曹家花园与国父举行了会谈,当时媒体报道双方「谈话态度极为融洽,双方均表示非常圆满」。翌日,张作霖去张园回访国父,对国父表示「作霖系一介武夫,关于国家大计,当敬听孙先生的指示」,会后他向人评价国父为「温厚君子」,当晚还与黎元洪一道宴请了国父。不久,民国14年3月12日,积劳成疾的国父与世长辞,张作霖写下「读遍中华廿四史,讵少英豪,扫清君主淫威,谁曾倡首;唤醒同胞亿万人,弥留付托,抱定民生主义,死不灰心」的挽联。

虽然张作霖出生在专制年代,导致很多顽固的旧思想终其一生没有摆脱,但在与倡导新思想的国父的不断交往中,他也有了开通的一面。文化水平不高的张作霖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就有一个显著变化,原来对于知识分子充满不屑,而且认为「学校出身故人材,虽有能力,但他们思想复杂,不能任便听我指使,而且难以驾驭」。后来,他开始让知识分子直接领兵打仗,这在当时全国各地的武装中是独树一帜的。不光在军事上,政务上也开始把焦点对准知识分子,重用王永江等原先有误解的知识分子充当东北大员,自己对其行政不加干涉,让他们放开手脚。张后来还讲出了「凡国家若想富强,哪有不注重教育与实业,能够成功的呢?!」这句与他的出身看似很不相符的有见地话语。他兴办高等学府东北大学,对学校大力投资,优待教师,薪资丰厚。一次张作霖听说有数千中国留学生在外国衣食堪忧、处境艰难,立即汇款予以救济。

此外,张的转变从他对于政党政治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原先张作霖崇尚武人政治,对于党派多有抵触。但自从接触了国父的代表宁武以后就跟以前的态度有所差别。宁武通过自己担任张作霖副官的身份,在东北地区大力宣扬先进的民主政治,发展国民党组织,国父曾予以褒扬:「诸同志努力宣扬我党主义,使东三省得有进行基础,至为欣慰。」如果没有张作霖在此问题上的宽松,恐怕宁武的工作也不会进行的顺利。

在对待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友好态度上,张作霖可圈可点。(本文文长,明日续刊。)

●作者王统一,王耀武史料信息网站长、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