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至10月底台湾申请上柜家数 生医占4成
COVID-19疫情为全球经济环境带来波澜,并为资本市场带来急遽震荡。这次疫情促使新药、疫苗、以及防疫医材等生医类股受到市场空前关注,以台湾柜买中心为例,统计截至10月30日止,共7家生医公司申请上柜,于今年申请总数中占比超过4成。今年申请公发的公司中亦有11家属于生医产业,上述申请上柜及公发的生医公司题材包括精准分子检测、再生医疗及数位医材,展现生医资本市场的创新多元性。
据资料统计显示,今年前3季全球主要生医交易所资料显示,前三季生医产业IPO共134家,募资规模达307亿美金,与2019年前三季比较,IPO家数成长30%,募资金额成长72%。前三季全球生医IPO募资金额最高为美国Royalty Pharma,于那斯达克挂牌募资22亿美金。亚洲地区生医IPO募资金额最高为韩国SK集团旗下SK生物制药,于韩国交易所挂牌时募资9,593亿韩元(约8亿美金)。另一方面,中东近来积极建构生医资本市场,如Dr. Sulaiman Al-Habib医院集团(HMG)于沙乌地证券交易所挂牌,募资7亿美金备受瞩目。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生医产业合伙会计师游淑芬指出,相对于其他产业,生医产业较注重的是创新技术以及临床试验进展,而非财务性表现,故在这波动荡的环境下反而能维持竞争力,同时也使部分业者规划加速IPO(首次公开发行)进程。游淑芬强调,除了因为疫情而备受关注的新药与疫苗题材,具备技术创新性的再生医疗及数位健康的IPO题材于近年逐渐在国内外资本市场间崭露头角。
在无获利生医公司IPO开放趋势下,亚洲地区(台湾、香港、大陆、以及亚太地区市场)生医IPO募资总金额达到129亿美金,首度与美国分庭抗礼。
台湾证券交易所为扶持创新产业发展、完善企业筹资管道、排除目前新创公司走向资本市场遭遇的障碍,更进一步推动创新板规划架构。依据现行规划草案观之,证交所参考国际资本市场,并审酌国内投资环境,将以「市值」作为主要上市条件,且不分产业别,只要是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或创新经营模式的企业皆可。其中锁定生技业者,则要求市值不低于新台币30亿元,得免除营收与获利条件。证交所也表示将持续对创新板公司定位、上市条件、简易公发与转板机制、专业投资人门槛等,与业界沟通并交换意见。
据资诚统计,香港交易所主板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交所科创板)分别于2018年与2019年开放无获利生医公司IPO,于2020年前三季分别有7家与6家无获利生医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及上交所科创板挂牌。我们期待台湾资本市场能尽速敲定创新板与战略新板,也相信开板后亦将带动新一波生医IPO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