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台积电!专家曝台湾「金融业优势」 靠软硬实力进军国际

专家分析台湾金融国际化的秘诀。(图/pakutaso)

文/David Stinson孙维德

台湾可以先从放宽商业模式管制,加速不同行业合作方向开始努力,除了可以拯救银行业,更能持续提高整体竞争力,新兴的纯网银就是个不错的开始。今年,台湾在多年的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关键决策者的优秀判断之下,抢了美国锋头,而且这项趋势会维持多年。

台湾在对抗武汉肺炎疫情方面的表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另一项比较低调的成就可能也会让商界领袖刮目相看。今年7月,英特尔(Intel)公司承认了其7nm(奈米)晶片制程碰上技术问题,并宣布要把下一代晶片生产外包给台湾的代工厂台积电。就这样,美国从错综复杂的晶片制造业中抽身而出。

晶片生产是中美科技战的核心,而台湾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金融部落客Ben Hunt引用科幻小说《沙丘魔堡》(Dune)中的名言,把晶片譬喻为小说中星际旅行必备的「香料」:「谁掌握了香料,谁就掌握了宇宙。」

台积电的主导地位不仅让台湾有一定程度的硬实力,也让台湾的优良声誉成为强大软实力,有利台湾在海外开展业务。然而,对银行业而言,将业务转移到海外发展,是为了逃避国内激烈竞争和利益压缩。半导体业成功经验点出一项重要问题:台湾应该将社会「金融化」到什么程度,才能提高金融业的盈利能力

放宽金融监理,允许银行进入高获利业务

银行必须先在国内市场培育竞争力,才能出外与他国拚搏。如果日后要向海外扩张,就更该先提升能力,放弃目前日薄西山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对香港和新加坡等规模较小、没有强大国内市场的亚洲经济体来说,银行一般都是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发展成熟,才转型为跨国公司。台湾可以考虑逐步放宽金融监理,允许银行进入获利能力更高的业务,但必须善用自身在科技技术已有的优势

英特尔最近的困境,跟之前以工程闻名的波音等美国公司的状况很像,无论是在薪酬方面还是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都低估了关键工程人才的价值。为了扩大市场,英特尔的管理团队太专注于收购案,忽视了产品才是核心,最终收购案也都以失败告终。

这可能是公司为了解决短期获利压力造成的。英特尔的获利率从未超过美国科技业核心的软体公司,只好设法压低成本,而且还是低不过其他更善于此道的公司。

▲英特尔忽视产品才是核心,最终收购案也以失败告终。(图/路透社)

台湾的企业融资体系某种程度上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过去为了国家安全考量,大多数机构在设立的时候,都会考虑到来自中国的可能威胁。不过讽刺的是,随着中国逐渐转向用军事冲突解决问题,这项因素已不再那么重要。过去台湾一直被IMF这种能在国家陷入金融危机时出手相救的国际组织拒于门外,因此发展出了保守的金融政策;但现在如果真的发生危机,美国显然会伸出援手。而且IMF在武汉肺炎期间援助新兴市场的力道也实在太弱。

台湾可以继续逐步拓展风险承受能力,但如果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得做得更多。首先,如果台湾确实希望改变经济模式来增强金融部门的角色,就得先补强相应的法律体系。大多数国际金融中心国家都使用源自英国的普通法系统,只有日本和中国两个仰赖国内经济庞大财力的国家例外,但台湾该着重的重点,反而应该是科技。

台湾金融业竞争优势:软体工程师充沛

对台湾而言,用大量工程师来协助金融发展,反而更可能持续推动金融业进步。台湾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非常国际化,打从1980年代,甚至在矽谷还没闻名国际以前,台湾与加州的科技联系就很紧密。例如半导体大厂辉达(Nvidia)这家完全的美国公司,其实是一位台裔美国人创立的。

台湾政府希望,在贸易战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后,于2030年前将台湾变成双语国家。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研究副会长方艾文(Evan Feigenbaum)建议,台湾应该成为说英语的电脑科学和资料科学的国际中心,并且让工程师在接受既有的专业训练以外,再学会商业技能。

除了这些建议以外,台湾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让既有的硬体实力拓展成软硬双栖。方艾文还引述了由资诚(PwC Taiwan)与台经院合作的2019年台湾新创生态圈大调查,显示台湾的新创企业大多集中在国内,60%的企业尚未招募或培养国际人才,54%的企业尚未接触海外市场,只有33%的企业制定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和策略。

▲台湾可以靠工程师协助金融发展,持续推动金融业进步。(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在许多行业中,未来的创新都会是结合硬体设备与AI或大数据能力。该报告以无人机为例,指出该产业就是从硬体起家,加上运算能力发展出来的。台湾银行业也很需要用类似方式转型。银行业拥有各自分行的硬体,但需要改进的是「软体」,例如服务水准,或是行动银行、数位银行背后的后台处理。

释放数位能力,打造未来银行进攻区域市场

在新南向政策下让银行业进军东南亚,理想的作法当然是建立一家国际知名品牌,或者是和东南亚的业者建立良好关系。

但是,如果上述两种方式都不行,强大的数位能力,甚至是用银行界以外的平台来打造也会有用。这方面的竞争力往往来自AI,而AI正是蔡英文政府自第一届任期以来的重要产业重点。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台湾就能用制造硬体的优势来打造强大的AI系统。

基本上,AI需要的是统计学能力而非强大的硬体,规划两种战略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需要持续努力找出真正的商业需求。这除了必须拥有优秀的数学模型能力,还需要沟通技巧才能不断的改进。

台湾应该着重于这种转型,其中某些环节可以直接沿用硬体制造业的优势。例如可以用科幻小说一样的物联网,帮金融机构监督供应链或农业融资等贷款对象,而且还有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等待发掘。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附加价值都来自如何藉软体充分利用硬体。

也许台湾金融最终还是想「走向国际」,但国际化本身并非战略目标。此外,南韩与日本的金融业也碰到国内报酬率低迷的问题,会和台湾一起抢生意。光是鼓励大家往外闯,并不能保证成功。

台湾可以先从放宽商业模式管制,加速不同行业合作的方向开始努力,这除了可以拯救银行业,更能持续提高整体竞争力。新兴的纯网银就是个不错的开始,三家纯网银里面有两家与电子商务平台相连。在此同时也别忘记,东南亚市场永远不嫌银行多。

本文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特聘外籍研究员,译者为廖珮杏。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