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環境的「地基主」!拔牙後必知「齒槽骨保存術」

潮健康/林亚桦

拔牙后医师除了视情况放置胶原蛋白,为何也会同时建议患者,在缺牙处填入「骨粉合并再生膜」?栢丽牙医诊所邱沛然医师表示,若将每颗牙齿视为一栋栋的「房屋」,齿槽骨则可视之为牙齿的「地基」。当地基不稳固就容易出现摇晃崩塌,甚至必须重建。「没有人希望牙齿地基像『土壤液化』一样不稳,因此地基的厚度跟深度至关重要!」而适时介入骨粉合并再生膜的「齿槽骨保存术」,有望使牙齿的根基更加稳固。

拔牙后重建需面面俱到! 事前作业不可少

邱沛然医师说明,牙齿间的每次咬合,都在互相牵制以维持动态平衡。因此当牙齿出现缺失,容易导致左右两侧与对咬的牙齿,往缺牙的空间进行侵犯。若没有及时将缺口补齐,后方牙与缺口对咬的牙齿,将会往前倾与对咬处长。「这也是为什么每当病人出现缺牙时,我们都会建议一定要进行『重建』的主因。重建事前的作业更是不可马虎,可能将影响病人重建后的咬合状况。」

邱沛然医师指出,缺牙后若未采取任何措施,依临床经验观察,缺牙区会明显地往下萎缩,宽度也会变窄,不利于日后的植牙治疗。植牙的评估包括骨头垂直深度与横向宽度,若要符合良好预后的标准,在拔牙时必须进行「齿槽骨保存术」。倘若拔牙当下没有接受治疗,往后可能必须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更多精密仪器的检测。

「齿槽骨手术」分四大类 适合术式因人而异

事实上,齿槽骨的手术会依照缺牙的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邱沛然医师指出,齿槽骨手术大致可以分成4种:

1. 骨脊保存术。为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方法为拔牙后将伤口放置胶原蛋白或骨粉,放置后进行缝合。

2. 水平补骨术。拔牙后要保留伤口骨头的宽度,并将其厚度维持。若厚度符合标准,但高度与宽度不足,就必须进行第3种手术:垂直补骨术。

3. 垂直补骨术。透过大量的骨粉与再生膜,将软硬组织的高度与宽度拉至标准,相当考验医师的技术与专业性。

4. 鼻窦增高术。由于鼻窦的位置因人而异,因此在进行上腭拔牙时,若鼻窦腔下的骨头较窄或是紧邻鼻腔,在进行后续重建时容易导致误伤。此时建议进行「鼻窦增高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鼻窦外侧开洞,将鼻窦进行擡升,并从中腾出空间放置骨粉、让骨头增厚,进而帮助日后重建;另一种则是从缺牙区的方向去做鼻窦增高及补骨。

别让齿槽骨保存术功亏一篑 「重建」计划要按步走

邱沛然医师表示,齿槽骨保存术有助于引导骨头再生,手术过程如同「包水饺」,先将骨粉放置缺损的齿槽骨、再包覆胶原蛋白或钛金属材质的再生膜。再生膜可以避免骨粉自伤口流出、影响骨粉的生长。在此过程中,骨粉顺利在对的位置上生长,原则上在3-6个月就会长出新的骨头。

邱沛然医师建议,当骨头生长到符合能够「重建」的条件,会建议直接往下一个治疗计划迈进。若没有进行重建工作,缺牙前后牙仍可能往缺牙区倾斜。无论是在牙周与补骨手术,甚至日后的植牙重建,目前的手术技术都已经越来越成熟,风险相对来说也低很多,所以只要术前、术后遵循医嘱,出现任何情况,尽可能寻找专业医师的协助,在伤口愈合上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延伸阅读:

拔智齿非放「胶原蛋白」不可? 医师:关键在伤口大小!

水平智齿不处理恐酿「骨牌效应」! 医提醒:出现「3状况」非就医不可

原文出处:口腔环境的「地基主」!拔牙后必知「齿槽骨保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