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牙肉肿痛就医「牙周骨已遭破坏」 再生手术+补骨助保留牙齿

▲牙龈脓肿出血、口臭、牙齿松动,这些都是牙周病的警讯。(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57岁的潘小姐,因为牙肉肿痛和刷牙流血而就医,检查发现罹患全口慢性牙周炎、牙周囊袋以及牙周骨头已受破坏。收治个案的台南市立医院牙科部医师黄琬真表示,当牙周病严重时,单靠洗牙、非手术性牙周治疗无法彻底清除深层的牙结石,这时就需要评估进行牙周手术,骨头缺损也有机会透过牙周再生手术补骨。

黄琬真指出,潘小姐经超音波洗牙和深层清洁后,X光显示她的右上腭第二小臼齿有垂直骨破坏,因而建议进行牙周再生手术。手术过程包括翻开牙龈,彻底清洁牙根表面,并在垂直骨缺损处放置骨粉,以促进齿槽骨或牙周组织的再生,增加牙齿的支持结构,提高牙齿存活率。

黄琬真说明,牙周病的成因包括糖尿病、抽烟、怀孕荷尔蒙改变、遗传及压力等因素,但主因为细菌堆积。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缝变大,甚至需要拔除牙齿。此外,牙周病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

▲黄琬真表示,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正确使用牙间刷清洁牙缝,减低牙周问题。(图/台南市立医院提供)

当出现牙周问题时,黄琬真表示,应先接受牙周非手术性治疗,包括结石清除、全口牙齿牙周探测及影像检查,并建立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如使用牙间刷清洁牙缝。但是当非手术性治疗无法降低牙周囊袋深度时,会评估是否做牙周手术进一步清创,若有骨头缺损则有机会进行牙周再生手术补骨。

黄琬真指出,牙周病初期虽无明显症状,但影像检查常显示骨头已有破坏,此时介入治疗效果较佳。若等到病情严重才治疗,补骨效果及成功率将大幅降低。

建议民众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黄医师也强调,牙周再生手术并非适合所有患者,需根据骨缺损范围、口腔清洁能力、牙齿摇动度及抽烟习惯等因素进行专业评估,并透过充分沟通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