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圣芬/办公室的公德与私德

作者赖圣芬莳缘

梁启超说:「道德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公德、私德是一体两面的概念前者个人在公共空间下,对其他人表现的德行,而后者属于个人在私人生活下的操守和行为。

观看室内室外之隔,办公室算是一个隐密空间;跟家里客厅相比,它却算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论亲疏远近,办公室的同事可以算是自家人,可跟真正的家人比起来,他们却又只是工作上的伙伴而已。那么在办公室的合宜举止,应如何界定呢?

一伙人讨论着,主任放在办公室的一箱柚子,无缘无故少了二粒。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办公室的物品自动消失案例了。后来工友小姐承认是她拿了,她『以为』放在办公室就是大家可以吃的!有好几次,她也都是『自以为』办公桌上的就是公物,谁都可以拿,但是她从来不曾回馈大家!从正向态度来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向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吗?

个人以为在工作场域,公德与私德不必划分,重要的是行事影响他人、不违法、不侵犯他人权益或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听音乐尽量使用耳机、吃东西尽量不出声音、勿道人长短、勿擅取他人财物等等,本着将心比心的态度,就能维持办公室的和谐。

某天电视台谈话节目,正巧讨论到办公室的私德议题资深记者胡孝诚先生提到,有一次他将要送给总经理凤梨酥,暂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一回头提着就送去总经理办公室;岂知才回到座位,总经理内线电话已到,笑问他是否拿错了礼盒?原来才那么一会儿工夫,里面已经少了二个,害他实在是尴尬万分!知道某位吃掉其中一个,另一位还很状况外的在他面前,边吃着边对他说:『孝诚哥,你的凤梨酥好好吃喔!』这种随便的行为,着实令人傻眼

财经名家燕俐小姐,买了生日蛋糕请同事吃,数好了比足够的人数多出几块。当她对着出外景回来的同事说:『冰箱里有留蛋糕给你们,快去吃喔!』却马上得到这样的回应:『燕俐姊,冰箱里没有蛋糕呀!』她狐疑地前往求证,果不其然,一个不剩!打扫的阿桑告诉她,某某人吃了6块,她大为震惊,是有那么好吃吗?还是食量真的那么大?找到这位同事,笑着问他:『听说你觉得我送的蛋糕很好吃,一口气吃了6块?』对方拿着一个袋子在她面前晃,回答说:『没有啦,燕俐姊,我只吃了2块,另外4块打包回去给家人吃啰!』如果你是当时的寿星心情如何呢?如果你是外景队同仁,心情又如何呢?

公德心文明的象征,是一种发自内心自我约束的高贵情操,而不是教条约束不得不然的行为;在办公室应有的合宜举止,应不言可喻了!

●作者莳缘,本名赖圣芬,彰化县国小退休主任。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