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祥蔚》台湾最早原民记载消失三百年

赖祥蔚》台湾最早原民记载消失三百年。(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赖祥蔚专栏】最早的台湾原住民记载,写于万历三十一年、西元1603年。后来却一度失传,直到三百多年后的西元1955年才又出现。

这是明朝官员、学者、旅行家陈第写的〈东番记〉,是作者亲自来到台湾的第一篇详细游记,留下珍贵的原住民考察记载。

万历三十年、西元1602年,62岁的陈第随着沈有容将军来台,击败了在此欺凌原住民的倭寇海盗,受到原住民欢迎。隔年,陈第写下详细的见闻〈东番记〉。当时台湾的汉人非常少,具体情况不详。再过19年,西元1621年,颜思齐才会带着郑芝龙等人来到台湾。然后再过三年,西元1624年,沈有容将军口中的「红毛番」、在1604年被他从澎湖赶走的荷兰人,才会到台湾来。

陈第,明朝嘉靖二十年、西元1541年生于福建,早年讲学、壮年从戎十年,官至游击将军署的参将,后来因为拒绝官商勾结而去职,隐居治学十五年,成为古音学的专家,57岁开始旅行,直到77岁逝世。

陈第的〈东番记〉写成以后,很长时间没有能够流传,只剩下篇名,至于全文的内容,在清代几乎都没有人见过,甚至被误以为作者另有他人,直到历史学者方豪神父努力追寻,西元1955年终于在东京大学的藏书,找到了沈有容编辑的《闽海赠言》,从里面找出被遗忘了三百多年的陈第〈东番记〉原文,全文一共1438字。

对台湾极具意义的文稿可以失而复得,意义非凡。周婉窈教授对陈第的这篇文章有专文注解,并且说明了〈东番记〉重新被看见的来龙去脉。

陈第在万历三十年的年底来台,刚好从西元1602年跨到了西元1603年,停留21天,跟原住民多有接触,不久后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写实纪录,提及原住民是母系社会等部落的面向,这是全世界对台湾原住民最早的第一手民族志文字记录,他记载的东番地名,包括魍港、大员、小淡水,大概是今天嘉义布袋、台南及高雄一带。

当时在台湾的海盗是不是只有日本人,令人好奇,因为在明朝嘉靖初年,来自福建漳州诏安的海盗吴平,就已经跟日本的海盗常有合作。吴平被俞大猷和戚继光打败逃往安南(今越南)之后,其潮州同伙林道干就跟日本海盗一路逃到台湾躲藏,留下不少民间传说。当时俞大猷只追到澎湖附近而止。据传林道干后来又逃往南洋,后来在当地经商有成,至今泰国华侨还有人把林道干当成英雄,并且以道干港称呼当地港口。

明朝苦于倭寇侵扰,其实也反映出当时海上交通已经不算罕见,除了渔民出海捕捞,贸易商船也常来往南洋等地区。民间的海路贸易,早在宋朝就已经盛行,泉州港就是主要港口。汉人偶或来到台湾不足为奇,也开始在搭屋居住,形成小村落。

由于明朝限制外人前来通商,台湾遂成为贸易的海外交易地点之一,明朝天启四年、西元1624年,荷兰人(应该称尼德兰人)被明朝从澎湖赶走,来到台湾,在此建筑热兰遮城,还对来此贸易的各国商人课税,为此还跟日本发生冲突。西班牙担心贸易利益受损,在西元1626年后占据社寮岛(今基隆和平岛)建筑圣萨尔瓦多城;当时附近已有汉人的小村落;西元1629年又在淡水建筑了圣多明哥城。到了西元1642年,西班牙人被荷兰人以武力驱离台湾。

陈第可以与原住民详细访谈,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一定有人可以协助在汉语与原住民语之间翻译,这也间接证实了汉人与台湾的原住民之间,应该早就有了相当频繁的互动,只是没有留下可供参考的记载而已。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