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新挑戰/食安五環破功 難擋下一場風暴

因应食安事件政府推出食安五环政策,但食安事件仍连环爆,专家指出政府过度倚赖业者「自主管理」,应适度收回对业者的信任。图/台中市食安处提供

近半年来,进口蛋保存期限争议、国产猪肉检出瘦肉精西布特罗、苏丹红辣椒粉遍地开花、日本小林红曲原料致肾脏不良反应,再到宝林茶室食物中毒造成四死,食安事件层出不穷。八年前混油等食安事件震惊社会,蔡政府因此提出「食安五环」,如今遭质疑形同虚设,专家批评,「需要打掉重练」。

专家指出,食药署未列管中小型企业、边境管理人力不足、源头管理未落实、食药署业务以药为重,食品仅由三级单位「食品组」管理,且现行食品政策多由农业部主导、食安办功能不彰,皆导致食安五环未发挥应有的效果。

台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所教授吴焜裕表示,食安五环的架构是「管大不管小」,资本额三千万元以上食品业者依食安法被严格管控,但台湾四十多万家食品业者,中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占大多数。

综观过去发生的重大食安事件,除了混油事件涉案的是大企业,塑化剂、毒淀粉或标示不实的胖达人事件,都是中小型业者。食安五环中,「自主管理」为一环,等于政府的严格管控手段不会直接伸向中小型业者,而是采取「信任制」,由食品业者自主管理。吴焜裕直言,食安事件不断发生,这一份信任势必要妥适地回收。

吴焜裕说,食安五环中的「源头管理」,一直被认定是边境,苏丹红事件在源头管理上确实有疏失,但台湾边境人力长期不足且缺乏效率,食药署年初赴澳洲考察,台湾边境一人承担抽验量是澳洲的五倍,加上一人多工,影响边境管理效率。

成大食品安全卫生暨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陈秀玲说,苏丹红非首次出现,边境管理仅看「有检出」与「未检出」,而未检出取决于仪器的极限值,食药署是否有必要跟进国际,采购敏感度最高的仪器,否则仍会让低剂量苏丹红,持续成为下个食安风暴。

食品药物管理局升格为食药署,但未将食品与药品各自独立,食品管理仅由三级单位「食品组」管理,且现行食品政策许多由农业部主导,如食品中农药残留,先由农业部订出建议,再由食药署举行专家委员会,讨论是否通过。

食药署并没有独立的评估审查机制,吴焜裕认为,台湾如果注重食安,应设置独立机构。而行政院食安办公室虽于二○一三年成立,每年仅开会三至四次,并没有实质独立单位的作用,对现况来说「功效远远不够」,也不足以管理食安。

边境食品检验比一比 制表/陈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