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霸凌、闹鬼…日本「银发连续剧」称霸午间档

▲82岁的编剧、76岁的主角故事全发生在养老院,还排在中午12点半的冷门时段带状播出,这个 本来被电视台业务部强烈反对的企划,在电视台最高层拍板下毅然执行,《安宁之乡》4月在日本开播,第一集就创下8.7%的收视率,超越同时段其他新闻节目,数字甚至不输晚间戏剧黄金档,震撼业界。

文图/镜周刊

名剧作家仓本聪,9年未推新作,一出手就为银发族量身订做一出连续剧,题材就从他打滚了近60年的电视圈出发,虚构一个唯有对电视圈有贡献的自由创作者,才能免费入住的养老院「安宁之乡」。

「就算我死了、或变成失智症,也没人能取代我,我写的就是只有我知道的东西,既然还没死就必须写出来。」他花了2年构思,其中一年半都用在为每个角色设计演艺履历,「动笔4个月,一口气就把130集全写出来了。」

脚本跟时间赛跑,平均年龄78岁的演出阵容,也在跟「死神」拔河。负责制播的朝日电视台表示:「编剧的仓本聪82岁了,参与演出的演员们也都高龄,考量到拍摄期长达10个月,剧本结构一开始就设计成,不管是谁在制作期间突然倒下,情节都能进展的模式。」没想到正在热播之际,参与演出的资深女星野际洋子,6月中因肺腺癌过世,享寿81岁,「生与死」的主题,竟如此活生生地在连续剧中上演。

前妻跟前女友同台 昭和电视史真实上演

故事全发生在养老院,自然脱离不了对生老病死的探讨,却也处处可见老编剧对于当今电视的批判:「当年因为电视迅速发展,使得电影衰退,而现在象征我们青春的电视,又要被网路给毁了,还存活的残兵败将,现在只能默默住进『安宁之乡』。」

仓本聪把自己化身为故事主角、见证过电视黄金时代的脚本家「菊村荣」,因为妻子罹患失智症,不得不停笔创作专心照护、甚至动了杀妻再自我了断的念头之际,接到「安宁之乡」的入住邀请,妻子却撒手人寰,反映高龄化社会老人照顾老人的深刻问题。

「参与演出的演员很多是跟我有私交的,他们在大众面前展露的都是表面的形象,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会感到孤独、嫉妒、甚至使坏心眼,尽管我不是有意写成喜剧,但套句卓别林的话,『人的行动如果近看是悲剧、远看就变喜剧了』,我想呈现这样的故事。」

上了年纪的观众,看着《安宁之乡》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大明星,演绎着切身的问题,很自然产生共鸣。尤其76岁的男主角石坂浩二,竟然同时跟离婚16年的前妻浅丘琉璃子、前女友加贺真理子同台演出,3人还合拍「婚纱」剧照,是最有看头的「戏中戏」,对此石坂浩二大方回应:「还是很怀念的感觉,毕竟以前都一起演过戏,一点紧张的感觉也没有,如果连同台都要抗拒,那就没办法生存下去了。」

因为真正残酷的是,不管曾经多红的明星,一旦过气就被电视台抛弃,例如石坂浩二被主持20年的长寿节目《开运鉴定团》撤换事件,还有老牌女星大原丽子在家死后一周才被发现「孤独死」的凄凉晚景,都透过剧情与对话,反应「圈内人」的心声。

剧评成马零一:「基本上这出戏是昭和电视史的总括,以电视史做背景的脚本,趣味就在于其中参杂了真实性,『那到底是在讲谁的事情?』引发观众好奇上网搜寻、还原人物与事件的实际样貌,很符合现在社群网路的逻辑。」而老演员们结合人生历练的扎实演技,使得每一集实长只有15分钟的午间剧,都让人意犹未尽。

晨间剧到午间剧 「15分钟」不败公式

午间剧(昼ドラ)起源于美国的「肥皂剧」(soap opera),因为锁定家庭主妇白天播出,所以广告赞助商大多是肥皂或清洁剂公司而得名。

日本是在1960年代电视普及后,开始制作午间剧,但2000年之后,随着LIVE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到重视,电视台不愿再花钱投资白天戏剧时段,就连长年经营午间剧的东海电视台与TBS,也在两年前纷纷弃守。

推出《安宁之乡》的朝日电视台,之所以敢逆着潮流走,是因为中午12点到12点半,本来就是84岁主持人黑彻子的长青节目「彻子的房间」,制播了40年观众群稳定,让他们后面紧接着看「午间剧」,很容易养成收视习惯。制作人中込卓也:「对于制作电视剧的人来说,除了被特殊看待的NHK大河剧与晨间剧之外,重要程度依序是黄金档、特别剧、2小时特别剧、深夜剧、最后才是带状连续剧,所以朝日要新设午间带状时段,真的是很大的决策。」

《安宁之乡》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半播出,每集实长15分钟,一播就是半年,规格其实跟NHK晨间剧相似。NHK晨间剧是周一至周六早上8点播出,也是每集15分钟,一年推2档戏,延续史上最红晨间剧《阿信》的传统,大多描写女性奋斗的故事,锁定家庭主妇,即使是电视走下坡的现在,收视率仍有20%之谱,经常拿下年度收视总冠军,也被视为是年轻女星成功的跳板。

但现在年轻人上网不看电视的事实摆在眼前,民营电视台背负着NHK没有的广告压力,无不深陷收视泥淖。例如过去拍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恋爱剧、创造出「月九」(周一晚间九点的戏剧时段)神话的富士电视台,这几年收视都敬陪末座,改革都不见成效,据说仓本聪本来最先把《安宁之乡》的企划案递给富士电视台,却被一口回绝,难怪老先生要借着石坂浩二之口在剧中陶侃:「我接到湾岸电视台『月9』的邀稿,但月9现在不景气,想要起死回生,还找那么多人气明星…」。

剧评家成马零一则认为:「明明电视观众高龄化,为什么没有锁定他们的连续剧?《安宁之乡》的出击,并非抽离『连续剧以年轻人为取向』的逻辑,而是填补了长期被忽略的银发族群需求。」

大明星思考人生落幕 冲击观众养老观

至于银发族真正需要的,或许只是一种「熟悉感」,所以《安宁之乡》每次介绍一个大明星出场时,都会搭配他们年轻当红时的剧照,尽管剧中换了名字,照片都是货真价实,「伪纪录片」的呈现手法,看在同世代的观众眼里,全都是青春回忆。

83岁男性观众:「我以前是浅丘琉璃子的大粉丝!」

77岁女姓观众:「明星们年轻时的照片一出现,就觉得好怀念,想起自己的青春时光。」「明星们虽然都上了年纪,但气场依旧,游刃有余的演技,让我们跟着剧中的他们一起又笑又哭。」

一名70岁男性粉丝特别点出,第41集当中,几名丧偶男性角色一起在河边钓鱼,谈论「到了死后的世界还想再见一面的人」的桥段,让他特别揪心。

(剧中退休男星)大纳言:「如果是我太太,比起年轻时的她,我比较想跟临死前老去的她相见,感觉会有很多话可以说。」

(剧中退休编剧)菊村荣:「我也是,如果现在可以立刻相见,比起年轻时闪闪发亮的律子(妻子年轻时是女明星),我绝对会选择跟晚年濒临死期的律子见面。」

这段对话,也触动不少女性观众心弦。50岁代女性:「这对于喜好年轻女性的日本社会来说,是个值得省思的故事,一想到哪天我先生也可能思考这个问题时,就觉得很感伤,但心情也温柔了起来。」

有评论家分析,这出戏某种程度影响了观众的『养老观』:「虽然以老年人做主角,表现手法却很新,有恋爱、有霸凌、还充满各种烦恼,我把它当成『青春校园剧』来看,即使是探讨遗产继承的桥段也很有趣,这些都扭转了养老院死气沈沈的刻板印象」。

例如5月份的播出,剧里就编了一段「安宁体操」,乍看跟日本的国民广播体操类似,歌词唱得却是「今天还活着…明天就不知道了…」,长辈们的幽默豁达,跟去年掀起风潮的《月薪娇妻》片尾舞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代价值观。

昭和电视人的最后一搏

4月开播的《安宁之乡》,截至8/8的收视率维持在平均5.9%的稳定水准,让电视台跟广告主意识到,占了日本1/4人口的高龄族群,仍有潜在的市场价值等待开发。玩心不减的仓本聪,最近还跟演唱主题曲《慕情》的中岛美雪,以夫妻角色客串登场,除了给观众惊喜,更预告连续剧进入9月底尾声前,还有值得期待的情节发展。

或许电视风光不再,《安宁之乡》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出身昭和的明星们,把这次演出当作是演艺生涯的最后一搏,也是给电视圈后进的最后忠告,回头去看当初企划案,第一页是这样写的:「故事舞台是对电视圈有贡献的人才能入住的免费养老院,但是领电视台薪水的员工不行,因为他们是把电视搞坏的罪魁祸首」。

参考资料:NIKKEI STYLE、AERA dot. 、周刊朝日、周刊文春、周刊女性PRIME、日刊现代

更多镜周刊报导渡边直美进军日剧 目标超越新垣结衣《偷闲上班族甘太朗》上班族的甜食时间,与Netflix合作的真人日剧【追剧指南】《武士美食家》 莉香竟然嫁给他!【追剧指南】《深夜食堂》第四季 家常菜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