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密支那战场的国军翻译官
隶属新编第38师的砲兵,正以105mm榴弹砲攻击孟拱的日军阵地。(美国国家档案馆提供)
晚年旅居洛杉矶的于汉经,与由马英九前总统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合影。(作者提供)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密支那同日军作战。(新华社)
《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战争勇士余生录》一书由金刚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编者按《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战争勇士余生录》一书由许剑虹所着,金刚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书内描写抗日战争时陆海空三军及宪兵英勇作战、为国抵抗外侮的精釆故事。如今这些抗日勇士们业已年迈,但他们当年的奋勇作战,不只拯救了国家,也扭转了世界的命运。
对于投入过密支那战役的国军先进而言,他们也无一不以参加过这场改变世界局势的战役感到骄傲。然而密支那战役是一场国际性的战役,投入反攻的不是只有国军,同时也脱离不了美军的参与还有英军的后勤支援。这意味着翻译官的工作,在密支那战场上的作用不会下于步兵、砲兵、特战部队以及飞行员。他们的任务,是与美军保持密切的联系以随时提供前线将是必要的空中与火砲支援。
发生在1944年5月到8月的密支那战役,是国军抗战期间在海外取得的最辉煌战果。在这场战役中,我驻印军乘坐滑翔机突然降临,一举拿下了防守空虚的密支那机场,比6月6日的诺曼地大空降提早几个星期发动,当时全世界为之轰动。除了不只重创强敌,还成功缩短驼峰航线的距离,大大提升了美国援助中华民国的效率。
对于投入过密支那战役的国军先进而言,他们也无一不以参加过这场改变世界局势的战役感到骄傲。然而密支那战役是一场国际性的战役,投入反攻的不是只有国军,同时也脱离不了美军的参与还有英军的后勤支援。这意味着翻译官的工作,在密支那战场上的作用不会下于步兵、砲兵、特战部队以及飞行员。他们的任务,是与美军保持密切的联系以随时提供前线将是必要的空中与火砲支援。
青年立志从军报国
翻译官在缅北战场上的重要性,可见一般。于2016年4月份在南加州亚凯迪亚(Arcadia)市过世的于汉经先生,就是曾经在孙立人将军麾下担任翻译官的新1军老兵。从他精彩的参战经验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翻译官的工作不仅是要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英文翻译成中文,也还必须要对军事术语及武器装备有更精确的掌握。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到前线与步兵弟兄们一起战斗。
于汉经先生祖籍山东,于1928年9月出生在临淄县的于家庄。与大多数抗战期间志愿参军的知识青年一样,他成长于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而且在家里三个孩子里又排行老大,因此得到父母亲的细心栽培。他先后就读于于家庄的皇城小学,然后又到县城里的临淄县立中学完成初中教育。由于在初中的课业表现名列前茅,于汉经获准免试进入山东最有名的济南高级中学深造。
可是进入高中没过太久,就爆发了对日抗战。于汉经与四位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校方组织下,在济南从事抗日宣传的工作。1938年底,时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将军放弃济南,迫使于汉经等爱国青年必须逃离这座即将沦为日本占领区的山东省省会。既然没有办法回到故乡,从军报国也就成为了这几位知识青年的最佳选择。
老先生表示,他们五位爱国青年当中就有王英明与刘一鸣报考陆军军官学校第14期。这两位青年,都为了守护中华民国而在抗日战场上捐躯。不过于汉经想要先完成学业,于是他只身走到河南省的舍其店,进入国民政府专门为山东流亡学生设置的国立第6中学。在那里,他们每个月可以得到教育部提供的九块大洋伙食费,这让于汉经对政府提供的照顾十分感念。
在河南待了四个月,于汉经便随着学校走了两个多月的路,经由湖北省与陕西省进入四川省。国立第6中学的新校址设于四川省成都附近的绵阳县,老先生就是在那里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出于对英文的兴趣,于汉经在由国立第6中学毕业后又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西南联合大学由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与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是抗战期间大后方地区最有名的学府。
从学生到国军翻译
当时担任外文系主任的陈福天,他是来自夏威夷的归国华侨,与战地服务团主任黄仁霖将军相当熟识。此刻正值同盟国准备反攻缅甸之际,黄仁霖出于与美军并肩作战的考量,试图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中招募优秀人才到部队里担任翻译。他在昆明成立了一所译员训练班,并透过陈天福延揽了于汉经等一批外文系高材生进入受训。
陈福天在议员训练班里亲自授课,试图增进学生们的英语能力。于汉经在那里不只学会英翻中与中翻英的技巧,还学到了外交礼仪。这些课程看在老先生眼中,不只在战场上有用,对他的人生也大有帮助。完成了三个月的训练后,陈福天便将他们介绍给了自己的好友,时任新1军副军长的孙立人将军。孙立人没有多想,就挑了包括于汉经在内的五名翻译员到他兼任师长的新编第38师服务。(接右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