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国共决战大西北(1945-1949)

▲渭河与其最大支流泾河交会处。(新华社)

共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取自网路

▲2009年12月28日胡宗南将军纪念会,胡宗南的长子、前国安会秘书长胡为真(中),前情报局长胡家麒(左)以及中华渡海兴台会长王应文出席。(本报系资料照片)

彭德怀大胆的南下奔袭作战,差一点让自己灭顶!此役是胡宗南与西北野战军作战过程中所夺下的最大一次胜利,在接连失利后取得一胜,着实提升了国军低迷的士气

宜川的陷落与整二九军的全军覆没,宣告国军在陕北的战局恶化到有糜烂之虞,这距离拿下延安还不到1年的时间。胡宗南亲自向蒋介石主席表达请辞负责之意,但最后仍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胡此时必须思考收缩战线,节省兵力,以应付共军随时都将发动的新一波攻势。

胡在共军逐步鲸吞蚕食以上地区时,赶紧开始将兵力都抽回自己手上,并对部署状况做出调整。首先必须调回的整一军先向潼关附近集结,另外当前驻在太原的师旅亦于最短时间内空运回陜;而中央除照准以上所请外还主动将在鲁中作战等兵力紧急空运西安。而驻延安的主力能否早日协同洛川守军撤到耀县附近,以巩固泾河北面防线也很重要。

至于日前溃失的各部,南京国防部方面亦准许其优先重建,空军也继续由第三军区负责之支援西安方面作战,第十一大队、第一大队第九中队常驻西安机场,随时准备支援地面作战。青马系统之整八十二师,亦在绥署与西北行辕协调后得以出动参战,成了这一波国军调度的关键性力量。

国军于1948年4月21日撤出延安,结束了国府整整1年又1个月的占领。

共军躁进差点灭顶

国军在陕北的退却,背后面对的是彭德怀西北野战军的强大压力。宜川大胜之后,又大量改造俘虏兵与战场上缴获大批国军武器装备,1948年2月的实力据称总兵力超过12万。彭立即信心满满向南追击,接连攻下要点,加上国军又弃守延安,更使得渠信心大增,准备于本年春季再给胡宗南一次重击。彭计划派少量部对持续牵制仍在死守中的洛川,而主力至少超过8万的兵力则向右翼南下插入,一举攻占关中盆地的西侧要点,也是重要的补给基地宝鸡,切断陕青陕川之间的交通。

彭德怀所规画的,是一次大胆的长距离奔袭,大胆但却非常危险;尤其渠并不知道胡宗南已经开始调回分散各处的兵力,并且也将剽悍的青马军暂时纳入指挥。4月13日共军西北野各部首长集会于马栏镇,决定为西进部署决定麾下纵队分左、中、右三路于16日向泾渭河谷挺进。

左路为二、四纵队组成,张宗逊指挥,由高王镇以南以急行军的方式直插入泾河南岸,摆出威胁咸阳、西安的态势以眩惑国军,而主力借机攻夺宝鸡。中路为第一纵队(西北野总部亦随之),预计夺取旬邑后由张兰镇渡泾河,向千县等地跃进,以掩护二纵的北面,协助其攻取宝鸡。右路为第六纵队,预计夺取职田镇等据点,由亭口、千县之间渡泾河,准备视战况而机动运用。25日清晨共军主力开始猛扑宝鸡,27日即拿下此地,守将整七六师师长徐保阵亡。

此时国军各部陆续调回关中,经由关中地区的铁公路快速向宝鸡的方向集结中。夺下宝鸡的共军还来不及庆祝这一补给基地的到手,立即警觉到国军整一等师正赶到中,而西面青马以骑兵为主的整八二师也猛扑而来!各路大军来势汹汹,彭德怀当机立断在28日立刻紧急决定放弃宝鸡,在带走以及销毁必要的物资后全军赶紧北撤。

5月2日中午,共军负责掩护主力撤退、由永寿麟游北来的第六纵队终于在长武、五里铺一线被国军所捕捉,一场恶战随即展开。在猛烈的砲火以及青马骑兵剽悍的猛烈冲杀下,西北野第六纵队伤亡惨重,其麾下精锐的教导旅也只能奉命「轻装突围」,整个纵队最后几乎全部溃散!被彭命令重建防线阻击的四纵也慌乱异常,使得国军整一军各师可以再继续追击北进

5日晚间共军再次于陇省边界附近被整八十二师所截堵,国军整三十六、六十五接连赶上,继而整一等师各部相继投入战斗;此时形成几乎是在番号上6个国军整编师对不到3个共军纵队的局面,而共军能用的策略只有且战且退,企图继续向东面全力突围。

国军稳住西北局势

但共军仍因而陷入极度之苦战,但随即集结第一、二纵队,由张宗逊亲自指挥下,下令丢弃一切不必要的装备,集中砲火向整三十六师所负责的东面包围网死命突围。虽然战况对共军如此不利,西安方面亦不顾天候的不稳定,连番出动空军进行猛烈的炸射,共军大部依然于8日晚间在突破该师之正面后由宁县附近往北方迅速突围而出。

9日下午整八十二师收复屯子镇,此间的战斗宣告完全终结。这真是国军能在本年度稳住西北局势的重要战役。据国军方面的统计,此次长达3周的泾渭河谷战役共歼灭共军约27000人,俘虏超过3800人;共军方面则估计大约损失万余人。当然,国军也将宝鸡失守所失去的军需装备亦就此夺回不少。

彭德怀大胆的南下奔袭作战,差一点让自己灭顶!此役是胡宗南与西北野战军作战过程中所夺下的最大一次胜利,在接连失利后取得一胜,着实提升了国军低迷的士气。但西北野战军主力未损,新一回合的较量随之又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