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文专栏-叶公超的时代悲剧

在美国的胡适。(摘自网路)

做过近10年外交部长和3年驻美大使的叶公超,可说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杰出人物,具有多样性的才华,精通英美文学、擅长书法、善于鉴赏、精于烹饪、工于谈判。胡适和梁实秋都称赞他的英文,但他是个悲剧人物,57岁即被蒋介石打入冷宫,从华府召回台北,出入皆受监视。77岁(1981年11月20日)卒于台北,这个自称「怒而写竹、喜而绘兰、闲而狩猎、感而赋诗」的一代才子,落寞以终。

叶并没有拿到剑桥硕士

今年10月20日是「乔治叶」(George Yeh)诞辰110周年纪念。最令人遗憾的是,他死了33年,至今仍无一本够水准的、比较完整的传记问世。这件憾事,不久就会被我的纽约老友汤晏弥补了,他在台大历史系读书的时候,即曾跑去外文系旁听叶公超所开的「现代英美诗选」。他对叶公超的兴趣,数十年如一日,原因之一是,叶氏是近代中国研究美国诗人艾略特的第一人,而汤晏亦对艾略特的《荒原》长诗颇为欣赏。汤晏数年前出了一本极受两岸读者喜欢的《民国第一才子钱锺书》(时报文化),他所写的「叶公超传」(书名未定),明年上半年将由台北卫城推出。他把叶公超的一生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他前办生所醉心的「艾略特世界」,另一个是他后半生所专注的「杜勒斯世界」。前者是「文学的叶公超」,后者则为「外交的叶公超」。

拥有纽约大学(NYU)史学博士学位的汤晏,在研究叶公超时,赫然发现叶氏并未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剑桥甚至找不到叶氏学籍。坊间已出版的叶氏简传、事略和纪念文章,几乎都提到叶氏曾获剑桥玛地兰(Magdalene)学院硕士学位。但玛地兰学院院史馆和剑桥校史馆都查不到叶公超曾获硕士学位的纪录。叶氏本人亦曾向人吹嘘他得过剑桥硕士。玛地兰院史馆表示,叶公超很可能是非正式学生,选几门课读读。汤晏说,欧美一流学府对学籍学位管理很严,叶氏在剑桥不是正式学生,亦未拿到硕士学位,殆可定论矣。

叶公超9岁到英国念了2年书,又到美国读了1年中学。返国后在南开继续读中学,还没毕业即发生五四运动,家人不赞成他天天上街游行,又把他送到美国念书,2年后回国。20年代初第三度赴美读大学,先念缅因州的贝兹(Bates)学院,大二(1922)转到麻州爱默思(Amherst)学院,念到毕业(1925)。

名士派作风 得罪蒋介石

许多人以为叶公超在大学主修英国文学,但汤晏发现叶氏主修历史与哲学,而非文学,不过他曾选修美国诗人佛洛斯特的课,跟他读了2年,颇受其影响。叶氏以优异成绩毕业,但爱默思学院校史馆告诉汤晏,叶氏并未参加毕业典礼(1925年全校只有75个人毕业)。爱默思是个非常优秀的小大学,至今校誉不坠。好学的叶公超亦曾到哈佛和伊利诺州伊凡斯顿西北大学(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高文母校)选课。

老报人龚选舞曾告诉我,叶公超是个不拘小节的名士派,他有一次亲眼看到叶氏在大庭广众前,用西装袖子擦鼻涕。一个半辈子搞外交的人,竟然还如此率性,如此不顾礼节。由此推断叶氏即有可能会在部属、友人甚或外国要人前面批评国府领袖,甚或讲些不堪入耳的话,而被前国府驻美大使馆文化参事曹文彦打小报告。获朱抚松首肯后,曹用毛笔写了一份工整的600多字的密件,向老蒋告状说叶公超「侮辱元首,往往而是,不一而足。」老蒋看到大怒,从1961年5月1日开始直至10月27日,日记上痛骂叶公超是「叶奸」、「叶逆」,把叶比成秦桧,又痛斥叶氏是「汉奸卖国之所为」(关于外蒙古入联合国案),并称「此奸不除,必为国患」。

胡适生前常劝人写传,叶公超57岁起即投闲置散,没有留下任何日记和回忆录,亦无口述历史,这是最可惜的事。叶死后,蒋经国曾派马纪壮搜查叶氏保险箱,借口要找属于总统府的一份重要信件,其实是要查看叶氏有无写回忆录。为中华民国签下《中日和约》和《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叶公超,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猛讽老蒋而过早地结束公职生涯,这是他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