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林建甫》攻读硕博士的CP值

读完博士学位过程压力很大。图为台大校园(简立欣摄)

阵子网上有些年轻学子在讨论读硕士与博士的CP值。基本上都是从月薪的收入面来比较,其实攻读博士还有很多的挑战有形无形方面的收入,这些都是网上讨论未涉及的。

网上举的例子最吸睛的是「台积电硕士4.5万元、博士6万元;联发科硕士7.6万元、博士11.4万元」、「台积博士职等还领先硕士2等」,所以一般的结论觉得博士似乎除了「有机会」留在学校研究、当教授之外,若未来在外工作待遇似乎不会跟硕士差太多。

其实硕士、博士的训练差很多,收入也可能差很多。在某个不相干的网站上面,我刚好也看到一段:「在美国读博,我光是学费就花了超过600万新台币,这还不包含学杂费机票,以及食宿等种种开销。这世界第一学府的黄金文凭,我可是拚了命才拿到的。当初以为缴缴学费,随便念念就可以毕业,谁知道这么硬!完全没有混的机会,要凭真本事才能毕业。」

所以真的要论月薪,博士与硕士的差别有限。加上博士比硕士可能晚4年或更久才进入职场。如果博比硕每月只多2万元,那硕士赚的4年薪水加上读博600万的成本,不计利息,算一下要35年才能扯平。好像读博真的不划算。

但是否能简化成这样的计算?诚如前面读博的这位网友所说的,「读博不能混,凭真本事才能毕业」。这个过程,相信让他需要面对很大的挑战,借此可以培养不少能力,日后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做更大的事。

一般说来,一个高中毕业生,职场期望他大概懂得就是基础的知识。类似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则对整个知识体系应该有广泛的认知,对主修科系则应有深入的了解。这从大学的系所知识地图及必、选学分应该可以看得出来。然而进了研究所,取得了硕士学位,一般的期望应该是要熟悉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能够读专业期刊,能够简报及写出像样的文章。

要取得博士学位欧美的过程可能有不一样。美式的一般有严格的流程:除了有核心领域修课,还要考过学科考或是资格考。欧洲的博士攻读过程不一定要修课,全看指导教授的指示,去补不足的课程知识。但写论文的过程,欧美都先要通过博士论文的方向或大纲考试,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再焚膏继晷,夜以继日的研究、写作,直到论文具有一定的品质和学术创新,才能获得指导教授首肯进行口试。口试,要逐一回答盲审口委当场的提问,才能算是通过答辩。

最后博士学位的取得,一定要缴给学校图书馆数份口试后修改完成的博士论文,这需完全符合系所要求的写作规范,经图书馆员检查认可,才能大功告成,办理离校手续。

创造新理论是科研工作者终极目标,因此创造力是一个博士生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且攻读博士过程冗长,将面临诸多挑战与挫折,能否对抗压力并进行调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关键。此外,由于研究工作往往是自主型的,而不是灌输型的,所以这需要兴趣与良好的自我驱动能力,否则可能会一事无成。由此可见,要取得博士,真的是要吃大量苦头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如果真的具备创新跟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到社会上工作,一定能逐渐崭露头角,届时所获得的货币报酬将会逐渐超越同侪。至于有多少,就各凭本事了,也要看个人的际遇

但也有可能的是,他(她)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特质,使他(她)不追逐货币报酬,愿过安贫乐道的生活。但精神上的满足,绝非一般笔墨所能衡量。因此,读博的挑战与收获,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最后,我再解释「超博士」。这一般是指博后研究,也就是Post-Doctor的义译。当拿了博士后,可能还没找到独当一面的工作,先到有声誉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去做研究计划,尤其在理工科是满普遍的一个过渡资历,没什么了不起。

至于「双博士」当然是指两个博士学位。也许听起来很显赫,但博士学位本身的研究就是绝对创新,并不该被专业所学的东西给局限住,除了本身专业的创新,也可能与其他领域互相合作而产生创新。如果还要修一大堆课,耽误原本创新的时间,最终也没什么产出,这种双学位并不被嘉许。(作者为中信金融管理学院讲座教授暨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