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名教授林育谊自尽 投诉者袁时恩收到死者帐号电邮
前台湾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林育谊2012年8月在研究室自杀身亡,这起事件成了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报导,林育谊生前针对抗老蛋白的研究,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引发同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的同事袁时恩质疑,四处投诉;比较奇怪的是,在林育谊死后,袁时恩竟然还接到来自林育谊帐号的电子邮件。
台湾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育谊(左图、右下图),去年8月8日在研究室自尽身亡,震惊学术圈,当时急救人员透露,办公室现场发现镇静剂、肌肉松弛剂的注射瓶,台大创伤医学部主任柯文哲说,两剂同时实施打,就会造成无法呼吸的情况。美国华盛顿邮报12日刊登了深入追踪报导。
林育谊曾经代表台大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宣称发现两种抗老蛋白质「HDAC1」和「p300」,可以调控人类长寿基因AMPK,是革命性的新发现,去年2月并且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当时台大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还特别召开记者会庆祝。
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林育谊共事的研究员袁时恩,却认为研究方法有瑕疵,向自然期刊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投诉,结果林育谊就在预定回复的截止日,在研究室轻生。
就在林育谊过世后几个小时,袁时恩竟然接到来自林育谊帐号的电子邮件,信上说,「这是你的快乐结局,育谊今晨已经去世,你成功了,现在你满意了吧!」华邮指出,袁时恩说,电邮内容令他震惊,甚至不由自主发抖。
不过,袁时恩告诉华盛顿邮报,林育谊离开人世已经7个月,但各方都还没有回应他的质疑,袁时恩在前年10月离开工作10年的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指出,所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赞助的研究,都依据道德和科学的最高标准来执行,院方了解「功能性解析离胺基酸,两项抗老蛋白质可调控基因AMPK」论文,所引起的质疑。对于这起学术上的争议,霍普金斯大学说,他们和自然期刊研究了好几个月,已经提出一项修正,目前在审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