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林谷芳》悖离人道主义的新冷战「檄文」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捷克参议院发表演讲。(美联社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前此在尼克森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强调过去对中接触政策错误,并呼吁其他国家共同围堵中国的崛起,这段谈话被称为是开启「新冷战」的对中「檄文」,而其中,除批评过去的接触政策外,更将中共与中国人民刻意画分,表示针对的是违反普世价值的中共,而非中国人民,潜台词蕴含着希望中国人民舍弃中共的统治。

将中国人民与中共政权分开处理,对历经两蒋时代台湾人并不陌生,希望大陆人民起来推翻中共,是国府的反共诉求,而将统治与被统治者二分的说法,在国共内战时,更是双方共用基调,因为诉求的是同一人民族群的认同,但在美国,这样的诉求倒还是新鲜事。而会如此,正因华人中国通所致,他们不喜欢共产党,但对中国人乃至中国文化还有情感,有此二分也就顺理成章,只是从美国人口中说出,再衡诸改革开放后40年的大陆发展,这看似有效的战略应用,却缺乏坚实的内在基础。

的确,统治者与人民原该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与概念,统治者若以人民为刍狗,就缺乏统治的正当性,所以即便以「君君、臣臣」标举儒家,亦认为文武之伐桀纣,是吊民伐罪,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岸严峻对峙时,双方都要指责对方的统治是暴政原因

然而,40年的时空转移,简单二分法的诉求在两岸固已一定程度失效,由美国人提出这种说词来强调接触政策的错误,更令人有逻辑错置之感。

不错,统治的正当性来自人民的认定,而这认定则建基客观条件上。就客观条件,是人民生活的满足;就主观条件,是一些生命价值的认定。就此,我们可以来看看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民会是怎样想的。

客观上,当今的大陆较之40年前的锁国真是云泥之别,两岸刚开放时,台湾人看到的大陆只能用「满目疮痍」来形容,而就客观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台湾在1990年时是大陆的43.8%,但曾几何时,目前就与大陆诸省相比也只能排在第9,更别说在都市样貌、交通发达方面,一些重要城市已非台湾所能比,当然,人均所得与台湾还有一段距离,贫富悬殊的情形更是严峻,但总体而言,客观条件的持续上升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以此,较「满目疮痍」的时代当然更具备统治的正当性。

正因如此,面对西方民主制度,中共这些年已逐渐发展出自己制度优越性的论述,它不仅诉诸于一般常民,事实上,连不少出入于国际的大陆菁英,一定程度也接纳了这种论述。

而就主观上,持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对带有一定集体主义色彩的统治必然是不赞同的,但生命价值原就多元,每个人以哪种价值作为核心也不一样,有人重视文化归属,有人要求参政权力,有人追求百分百的言论自由,有人却认为社会的发展如脱贫反而才有价值的普世性,而在这诸种价值上,历经了百年屈辱的中国社会,当这40年的开放使民族可以再有自尊时,民族主义无疑在许多人身上会具有一定的核心地位。

正因为有这主客观背景的改变,想将中共与中国人民二分,自中共当政以来,当前恐怕是这种诉求最无效的时刻。

诉求无效却要如此诉求,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为此献策的中国通还活在过去的印象里,二是只有用这种区分,美国围堵中国的政策才能有它的正当性。但美国如此,台湾如果一味跟进,恐怕就是一种无知与倒退了。

当然,如果只站在美中对抗的角度,只从开放后中国逐渐具有挑战美国霸权的能量来看,接触政策的确像是美国人拿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如果从14亿人过得比从前好许多的角度来说,接触政策却正是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触媒。而尽管,从统治的正当性就在人民的获得幸福而言,大陆仍有许多待努力的地方,但从政治的存在不能悖离人道考量来说,蓬佩奥贬抑接触政策的这段话更就有它悖离人道的荒谬,它就是大国博弈的一种战术应用,台湾怎能因有此「檄文」就雀跃万分呢?

(作者为台北书院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