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李学文》新媒体里的「黑数」

我的媒体朋友们近年来饱受新媒体折磨之苦,经常反复地自我提问:新媒体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流量影响力?赚钱?能持续多久?一篇新闻要多少点阅才符合成本效益?其实,这些问题十分典型,似乎是所有传统媒体业者每日必须面临的挑战,不幸的是,我觉得它并没有一套标准的计算方式或是解决方案,窃将此林林总总的问题,统统戏称为新媒体中的「黑数」。

新媒体中的黑数还有好多种。假日开车听广播节目主持人十分认真地抱怨及疑惑,为何在部落格盛行的年代,他可以拥有数百万人气,不过数年,在脸书上却仅剩区区千人,如此落差,何以致之?此外,我们也见到某些拥有数十万粉丝的脸书版主,其平均发文的按赞数只有寥寥数十人,这着实吊诡难解。如果不感兴趣、不认同版主的思想言行,又岂会成为粉丝,既成粉丝之后,又怎么会对发文全无反应?这其中的「黑数」又该如何解释?

我认为经营新媒体可能会经历三种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新媒体的认知,其次是,能否把新媒体经营地红火热闹,最后,是能否获利?问题是,人气高的新媒体不代表能获利,能获利的不代表能持续,超人气、高流量的新媒体亦常不过1年便流量大跌,新媒体之难以论断成功,由此可见一斑。撇开其他两者暂且不谈,就第三点而言,我听过不少来自业界的新媒体故事,许多从业人员对新媒体可能仍存在着诸多错误的认知。

还有一位前辈的公司在发展最新的跨平台电视介面(UI)时,碰到了一些问题:新电视应该要服务哪些电视族群?电视族群应该要如何分类?传统的人口统计学分类方式还可以用吗?究竟应该设计一个家庭通用的界面,还是给家庭中的某特定族群?如果设计给某特定族群,似乎不符合客厅中电视共用的传统,如果设计给家庭通用,那又陷入笼统的使用习性,使得「设计」完全失去特性,反而变成无设计。

其实,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在过去的那个年代,我们曾听闻过所谓的电视界面设计吗?无论是老人、儿童、青年、成年、男女,乃至于不同年龄分层,大家的电视「界面」不都是长得一样?难道有因不同族群而异吗?(其实,就今天使用者至上、个人化电视的角度来看,是很不合人性的)!我们真的以为儿童族群、妇女族群、青少年族群等是天生存在的吗?

个例来说,不妨想想为何会有儿童节目偶像剧厨师教学益智节目等等?其实,那是因为有广告客户愿意支持。为何他们愿意花钱,当然是因为要贩售与节目诉求族群相关的商品。现在,来举个极端反例,如果没人要卖儿童商品了,电视上就不会再有儿童商品广告,而没有了儿童商品广告,又怎么会出现儿童节目,最终,当然也就没有所谓儿童类电视族群了。

所以,儿童电视族群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所有族群都不是,换句话说,电视族群从来都是当时商业环境及获利模式下的产物,只不过,今天的OTT TV(透过网路家中看电视)早已造成电视环境的巨变了。因此,在做电视新媒体相关设定时,如果脑海还一直想像传统电视内容的族群设定,就可能陷入走不通的死胡同里。

我的意思是,电视新媒体不是要你去服务你「以为」天生便存在的族群,而是反过来思考你有何资源,透过资源整合,你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这样的服务中可以产生什么样的获利模式,赚什么样的钱。

Netflix能成功地造成全球客厅市场的破坏式创新,绝非偶然。它摒弃了传统电视人口统计学的市场区隔方法,转而借重社会学心理学、结合大数据来分析,它发现,依据年龄、性别、收入、地区别等资讯划分出来的族群,其中个体之差异性远远大过于兴趣相同、族群却不同的个体。与其依据广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来分类,还不如找出同一种口味下的族群特征。因此,Netflix对全世界不同族群几乎一视同仁,采用同一套演算法,因为,品味才是他们的诉求,不再是族群。我将其称之为「品味统计学」。

有了这样的思考哲学,接下来,如何设计界面是不是就显得清楚而直觉多了。

(作者为科技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