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文专栏-切.格瓦拉的永恒传奇

英俊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已死了四十五年,世人对他的好奇心迄今仍未稍歇。他是一个永恒的浪漫造反派,也是一个被过度美化(甚至神化)的革命家。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和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都称颂他是「最完美的人类」。

格瓦拉四十五年前(一九六七)的十月在玻利维亚打游击被政府军捕获而遇害,死时才卅九岁。格瓦拉当年究竟怎么死的,死前有无遗言?四十五年来一直为世人所关心,他在就义前后充斥太多的传说,主要是由于玻利维亚政府美国中央情报局幕后操纵与散布。格瓦拉死后,两手被砍断送回阿根廷格氏原为阿根廷医生)以验对指纹,并用巴黎运来的石膏做一副遗容面具。但他的遗体则被埋在一个荒废的机场跑道底下,直至一九九九年七月其遗体始运返古巴(格氏生前已归化为古巴公民)安葬,古巴总统卡斯楚亲自到机场迎接老战友遗骸

当年亲手逮捕并负责看守格瓦拉的玻利维亚突击连连长,现年七十三岁的退役将领萨尔蒙,日前打破四十五年的缄默,首次透露他和格瓦拉的最后对话。格氏承认到非洲搞革命,一事无成,因非洲的问题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部落火并。格氏亦承认到玻利维亚打游击,也许是错了,不懂玻国原住民印地安人)方言,无法沟通,因此一开始即陷入绝境。

廿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各地普遍燃起反政府、反殖民、反体制、争独立的怒火。东西方的两位革命家成为全球左翼分子、造反游击队和不满现实的年轻一代偶像,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就是格瓦拉。「毛泽东思想」固然鼓舞了亚非拉三洲和西方的左翼运动,并孕育了毛派游击队,但格瓦拉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所散播的武装革命理论亲身领导游击队转战高山丛林和沼泽的英勇事迹,鄙视中产阶级舒适生活的革命热情,正直廉洁的操守、俊逸潇洒的外表,以及浪漫的传奇和神秘的死亡,使他在第三世界和西方左翼知识群众中的声望与形象,远远超过毛泽东。

格瓦拉第一个妻子是秘鲁左派激进分子,她最早向格氏介绍毛泽东的著作,特别是造反理论。古巴革命成功后,格瓦拉以古巴国家银行行长身分于一九六○年十一月率领一个经济访问团访问北京,格氏一见到周恩来即用法语说他想见毛主席,周说没问题。两天后,十一月十九日格瓦拉见到了他所崇拜的毛泽东,毛第一句话是:「你好年轻啊!切!」当时格瓦拉才卅二岁。毛又说:「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银行行长了!」

毛、周宴请格瓦拉时,格氏突然问周恩来:「如果蒋介石到中国来,你们会欢迎他吗?你们会让他做官吗?或做部长?」周恩来回答之前先看了一眼老毛,周说:「我们会欢迎他来,我们也会让他当部长或比部长还大的职位。格瓦拉熟读毛泽东著作,他对毛、周和李先念说,当年蒋介石打你们的时候,号称「围剿」;我们在拉丁美洲搞革命,政府也说是「围剿」我们,而且他们所使用的策略跟蒋介石很像。格瓦拉访问北京的目的是求援,希望中共帮他们。毛、周同意向古巴买糖,并以五年时间贷六千万美元给古巴,当时中共很穷,六千万美元是一笔大数目。一九六五年二月,格瓦拉又率团到北京,那时中苏交恶,古巴一面倒向莫斯科,中共很火。格瓦拉见到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和李先念等人,但未见到毛泽东。

格瓦拉于一九二八年出生于阿根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即患哮喘症,但他毅力过人,会读书又擅运动,一九五三年读完医学院牙医系。不过,他志不在行医,而在搞革命,日后上山打游击时,一面开枪,一面当军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格氏即爱看左翼刊物,每逢假日即旅行中南美洲各地,考察民不聊生和贫富悬殊的原因。他的结论是:唯有进行暴力革命才能解救人民。中情局于一九五四年在瓜地马拉发动政变推翻左翼政府,格瓦拉了解到美国绝不会容许拉丁美洲国家出现左翼政权。他到墨西哥去,认识了卡斯楚,这一场相会,不仅改变了格瓦拉和卡斯楚的命运,亦重塑了古巴的历史。

格瓦拉不习惯当官,他要做「永远的游击队」,他跑到非洲去煽风点火,但徒劳无功,然后再回拉丁美洲打游击,终于殉难。周恩来曾经批评格瓦拉所从事的是「盲动主义」,最后会走向绝路。中共搞革命时,亦曾陷入盲动主义的陷阱,老毛深知盲动主义之害,但他自己在建国后却始终无法割舍盲动主义和极端主义,而使神州大地生灵涂炭

古巴摄影家阿伯特柯达于一九六○年三月五日为格瓦拉所拍摄的照片,成为全世界最风行,最热门人头照,格瓦拉的传奇也就随着那张照片的流传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