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廷/北漂青年怎么看「韩国瑜五五波」?

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资料照/记者范纲仪摄)

林宇廷/一只来自高雄,每天读书头昏脑胀,杂食又忙碌的奇怪水豚。

近年来有许多年轻人到外地求学以后,就不回高雄定居了。人民对政治的期许不外乎「安居乐业」,但对高雄年轻人来说,「安居乐业」似乎是很遥远的梦想。2、30年前,高雄充满重工业污染、工安意外,旧县区很容易停水停电,民进党执政后污染与防灾虽然改善了,经济却变闷不少。

难道真是因为经济太闷,才让国民党持续蠢蠢欲动?更根本的问题,是高雄的年轻人真的能够回家安居乐业吗?我们今天就先来讨论高雄这次选举的格局,进一步再来谈高雄的发展机会。

从当年「杨秋兴战胜陈菊」到今天的「韩国瑜五五波

今年(2018年)8月,笔者曾在新闻台遇到陈其迈委员,当时周玉蔻女士也在场。她打趣地说陈其迈很久不见,倒是见了很多次韩国瑜。陈其迈马上回答,那是因为韩都在上节目不跑地方呀。寒暄几句两人就入座准备录影。

由于威权时代遗留下的广电结构,公车广告代理商、电视新闻,甚至网路媒体多半被掌握在蓝营手里。韩国瑜借此要在媒体上「膨风」,可说是轻轻松松。

尽管如此,自从统派媒体与网路内容农场齐声喊出「韩国瑜五五波」之后,在北漂高雄青年之间,这个消息仍开始三人成虎。年轻人普遍认知「高雄很绿」,北漂学子几乎人人都有因南部出身而被开玩笑的经验,加上高雄多年被台北媒体看衰,在远方生活的高雄青年多少有种不如人的压抑感。「韩国瑜五五波」卷起的惊讶,其实是高雄人长年受压抑的焦虑反应。

笔者直言,「韩国瑜五五波」是子虚乌有,不用担心。为什么韩国瑜不用担心?最直观的方法,直接到高雄路上走,看谁家看板比较多就知道。看板不只是财力的表现,看板的钱要有人资助(不过国民党多年可以靠党产滥选),看板的位置要有人愿意提供。公车广告、电视网路广告是商业平台,但人家不动产的看板位置,可是跟邻里口碑有关。

想一下就知道,你如果自己有房子,愿不愿意让韩国瑜的脸放大挂在你家门口?⋯⋯除非韩国瑜开出高于市价的钱,不然肯定免谈,脸皮也是要收费的。

从真实的选举来谈高雄

除了直觉的民意观感,在政治结构上更有国民党无法胜选的理由。高雄9席立委全部是民进党,66席议员有36席民进党,25席国民党。从议员看来,高雄的蓝绿交叉从谢长廷开始,一直到陈菊末代才实现压胜(这边我们要谢谢国民党前议长许昆源先生自己做死)。

一个立委全垒打政党,拿不下市长根本是天方夜谭。陈其迈是绝对会当选,但问题在于,赢几票?毕竟高雄的蓝绿基本盘差距并不很大,现在世代交替,票数多寡会决定后面的市政消长,而地方选举的门道是在议员席次──市长赢面大,议员就会来贴,地方势力每每趁着选举结盟或交易,进而谈出一些好处来。

▲笔者认为,一个立委全垒打的政党,拿不下市长根本是天方夜谭。陈其迈是绝对会当选,但问题在于,赢几票?(图/陈其迈办公室提供)

这里笔者要补充一下,一般大众往往认为政治人物充满密室协商、黑箱交易,这些负面恶例的确存在,但是民主政治运作其实并不这么片面。不论是首长或民代的选票,都来自利益团体的支持,透过对选区的研究端出适宜的政策牛肉,才能够说服选民

有较高支持的候选人,容易影响其他候选人修正政策。另一方面,利益团体在游说候选人时,也可以用选票节制候选人,让候选人不会提出不利于自己的政策。与地方的文化产业关系深厚的家族、企业,或农渔会、社区促进会之类的在地组织,都会成为前述的利益团体。

在明白前述政治结构与地方政治基本原则以后,我们可以问问:韩国瑜干嘛要认真选?

他是来拉议员盘的。从议员盘看来,在每一个选区国民党都只输一些,偏乡与山区尤其对等,在南高雄市区则是民进党压倒性强,可是几乎每个选区都有国民党议员,最特别的是左楠国民党议员多于民进党议员。

这是因为高雄本身工业军事港口直辖市体质,除了有庞大军公教人口、有眷村,还有炼油厂,左楠因为中油与眷村加持,一直到2016年立委才变成民进党。

民进党初选之后的高雄选情──从政党派系到在地团体的良性竞合

陈其迈在高雄的政治实力到底强不强?陈其迈是个问政积极的好立委,也当过高雄市代理市长,能力不在话下。但他离开高雄多年,地盘根基完全不在这里,而他的家世背景又属于负面资产,胜选实在要靠党机器帮忙,以及工商人文各界在地团体的支援。

因此党内初选会是关键,当初要不是因为菊系太霸被针对,推出「真・西瓜」刘世芳,另外有脑包反同赵天麟、低能放生林岱桦,还有地盘局限在三民区而且跟菊系有过节的管碧玲,雄中加扁系出身的陈其迈,能维持民调一路领先还真是有惊无险。

但选完之后,各位知道高雄政坛发生什么事吗?民进党的一个良好传统就是,各派系会保持竞争,但是选完基本上会归队。从北高雄来看,初选一结束菊系立委邱志伟、刘世芳马上开始帮陈其迈站台。

到现在这阶段,陈其迈选举的关键字是「故乡」与「接班」,陈其迈跟其他二代不同,绝口不提自己家世,但是狂cue自己是高雄长大,尤其在人口最多的南高雄疯狂扫街出影片,插旗合照也是满山遍野。至于「接班」,就是为了强调民进党的施政一脉相承,让市长层级在声势上、人际连带上能把民进党各派整合起来。

各位如果有关心华邦电子三千亿投资新厂10月动土,或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市长陈菊以总统府秘书长身份出席动土典礼致词,直接cue台下陈其迈说「也谢谢未来我的接班,我们的陈其迈立委,今天也来为我们加油打气。」

整个高雄的工商大头都坐在台下,藉陈菊面子直接拱陈其迈。对工商团体来说,谁给利多、谁能保障利益才是优先选择,也不会喜欢政治变动太大。与菊系的关系、与高雄民进党的关系、与中央的关系,加上陈其迈赢面大,谁会想押韩国瑜?你若是大老板,会押谁呢?

知识份子也不用说,哪个真知识份子会投国民党?这别开玩笑了。民进党在文资保存上固然需要更加进步,但是高雄在地的文史工作者都很清楚,国民党在全国各地是如何毁灭台湾的有形、无形的文化资产,打压台语、拆毁古迹、讥笑高雄是「文化沙漠」,却不思用中央资源挹注高雄。

只不过执政日久肯定会有积怨,韩国瑜的声势除了是挟国民党传统上的电视媒体优势,也是利用世代接班的机会,趁着陈菊离开的间隙,想办法在高雄的铁壁上挖个大洞。

但讲真的,熟高雄历史的人都知道,在高雄墙上挖洞的人是谁?是陈其迈呀。在戒严时代,高雄的海岸线与港口、眷村、文化中心都有高高的围墙,是陈其迈代理市长那个年代前后,才陆续拆除围墙,陆续建立绿地、湿地、滞洪池与公园。这正是当年与爱河整治并称的「高雄空间解严」。

从党外反国民党的「悲情」到创造自我价值的「幸福」

以「幸福城市」自我期许的高雄,虽然经济成绩单还需要再加把劲,但是明智的选民绝不会走上让威权政党糟蹋高雄的回头路。韩国瑜选市长,抬出的政策只有「盖迪士尼」、「不要学母语」、「贱卖医疗资源」诸般鬼扯,而且还拼命造谣说高雄民生凋敝、水患严重,这种失格的候选人,高雄市民是绝无可能让他当选的。

但很多人都想问,难道我们高雄只是因为反国民党而投民进党吗?从台湾历史来看,最初的确是反对国民党暴政,才有本土政治势力的崛起。但是高雄的发展历史,仿佛台湾民主运动与经济转型的小小缩影,从威权走向民主、从战后经济起飞到工业转型的阵痛、从文化断裂逐步开始建立自我认同。

高雄人记得很清楚,吴敦义时代以前的爱河有多肮脏、治安也不佳,过去的后劲溪曾经点烟就可能引发爆炸。吴敦义让石化工业浮滥开发造成气爆远因,气爆发生后又偕蔡令怡走秀羞辱高雄,怠慢高雄救灾。吴敦义把高雄各处埤塘填筑起来造成水患,是民进党几位县市长合作传承才成功治水。

高雄县就更辛苦了,虽然在余家等地方仕绅们努力之下,长年抵抗国民党的独裁,但是也因此受到中央的诸般打压。在县市合并之后,国民党中央更是把高雄县丢包给高雄市,当时内政部长江宜桦口口声声「不会一加一小于二」,但实际上县市合并后高雄统筹分配款减少超过800亿,帐面负债增加有苦难言,却还被国民党、柯文哲联手以「高雄债务过高」大做文章。

即使如此,陈菊市长任内仍然达成了许多的建设,陈菊或许不像谢长廷是个开拓者、擘画者,但却是个很好的执行者、承担者。捷运系统、铁路地下化、亚洲湾区等重大硬体建设,在陈菊3个任期内陆续完成;旧高雄县的水电交通基础建设,最近10年也有明显的改善。虽然帐面上带来飙高的支出,但这些通通是高雄未来百年发展的必要投资。

在人文环境方面,高雄在旧文化保存与新文化创造双管齐下。摆脱过去国民党刻意创造的仇日、反民主气氛,高雄从「空间解严」开始,拆除各种隔离人民与山海的高墙,整理日本时代以来的建设,如高雄历史博物馆、二二八公园、哈玛星的铁路与武道馆,在北高雄重新发掘清代左营旧城,还有桥头糖厂的转型。除了保存,也尝试注入新的元素,例如驳二、电影馆、栈贰库,把盐埕的今昔打造成代表高雄的旅游门面。

高雄始终是台湾经济力量、民主价值的后盾,现在更逐步迈向在地化与国际化并进的文化之都。「高雄经验」持续为台湾创造价值的案例实在太多,加工出口撑起台湾经济的大港、美丽岛事件的发生地、为转型升级铺路的亚洲新湾区、动漫节、同志大游行、大港开唱、春天艺术节、电竞文化⋯⋯这些改变将会是高雄在新时代的竞争关键,也是高雄自信喊出「幸福城市」目标的坚实依据。

回顾高雄政治经济的转型历程

目前最有望成为下一届高雄市长的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前阵子在《信传媒》的采访中提到,他要创造高雄经济的提升。陈其迈的施政主轴是「招商」与「智慧城市」,借由提供强大有效能的公共服务,吸引人才(尤其是领导型人才)进驻,重建与强化高雄的产业链,从而创造薪资的提升。

拼经济这件事情讲得很棒,为什么民进党执政这20年来,大众却没被满足呢?这要从台湾经济史来看,才能知道高雄经济的「闷」并非失败,而是转型期扎马步必经的辛苦。

过去高雄港乘着加工出口崛起,但是在台湾产业主力往资通讯高科技转型以后,中低段制造业外移(主要西进),北台湾(竹科)的科技厂出口又是主要走飞航而不是透过高雄港。不巧国际上有新加坡、上海的竞争,国内也新增台北港(时任交通部长刘兆玄的「德政」),因此高雄港面临停滞,从总量来看不算衰退,然而确实停滞不前。

同时在政治史上,1980年代以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工程发挥影响。当时进入富裕经济体末段班的台湾,面临重工业产业污染与生活品质的抉择关口,因此谢长廷在1998年当选高雄市长后,最大政绩就是河川整治(爱河与后劲溪)。今天的后劲溪很清澈,完全无法让人想像30年前污染至点火会爆炸。

陈菊接续了这个工程,因此主打「幸福城市」,将高雄的河川整治做好,去除污染下一步是防洪,同时致力于治安提升(飙车族与绑票几乎消失,见警率大幅提升),最后几年则是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升级。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升级,最明显体现在轨道运输与公车路网的铺设,对于市区来说这些交通建设可能影响不多,但对旧县区的居民影响极大。以笔者自身经验为例,笔者故乡弥陀在20年前,一天只有2、3班客运经过,现在是每小时都有捷运接驳车,完全不同世界。

简单来说,县市整合虽然不炫砲,但是基础建设的彻底升级,等于预留了巨大的高雄发展腹地──真正可用的腹地──以北高雄左楠周边为主,预留往北的空间,延伸南科连结台南,把南台湾都会带具体建构起来。

同时,透过承办世大运、动漫节、电影节、爱河灯会、春天艺术节、大港开唱、同志大游行、电竞大赛等新型活动,配上亚洲新湾区的展场与交通等硬体,试图将整个高雄港周边打造成会展经济的新星,也创造城市行销的亮点。这些活动的价值远远不只是会展经济,更是向国际展示高雄的人权与文化实力。

亚洲新湾区除了展览馆与轻轨,从盐埕到凤山这一片高雄旧都心,陆续完工了驳二、大东、旅运中心、新总图、流乐中心、卫武营国家艺术中心,很明显在高雄打造一个都市中产以上的生活空间。高雄过去充满污染,更有文化沙漠的蔑称,但是市政府这几年在软硬体上都积极经营,新型会展经济与传统艺文表演都有明显增加。

高雄这种「消费升级」的表征之一,除了每年维持超跑的购买大宗、会展和艺文表演的增加,在常民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路上的文青咖啡厅变多。这显示高雄不只有田侨仔与传产主,中产阶级也正在增加与深化。有了足够的中产阶级,才能进一步撑起精致、多元的第三级产业。

甚至因为动漫节、高捷少女到各种虚拟代言人的成功,让高雄在世界ACG文化圈中占有一席之地。从电影馆与电影节开始,高雄一路扶植电影产业,2017年最具话题的国片《大佛普拉斯》与《血观音》,都是高雄奖助或投资的优秀作品。

人们最想问的问题:高雄的未来会更好吗?生活在高雄真的会幸福吗?

有别于国民党倚恃军队由上而下统治台湾,民进党的诞生来自人民的团结与支持,民进党的力量来自基层对改革的期待。因此以「蓝绿恶斗」来看台湾的地方发展肯定是错误的。表面上看来,现在的高雄是民进党长期执政,实际上是高雄人不怕国家的冷落(重北轻南)、不受政党的束缚,一路抵抗独裁者,争取民主自由与人权进步的成就,虽然还没有尽善尽美,但肯定会越来越好。

过去20年来,高雄的污染问题控制了、基础建设(防洪与供电稳定)处理好了,从产业到交通到生活的全面公共服务也陆续到位。搭上美国暴揍中国(早已不只是「贸易战」)让台商显著回流,国防科技加深合作也让造船厂与金属加工业前景看好。各大科学园区招商初步有成果,使得高雄的制造产业更加多元精细、产业价值提升。市民经济、影视电竞文化的成长也开始让高雄的第三级产业增加。这一切努力与机运的配合,将过去重工业的高雄,渐渐转型成各级产业并进的城市。

有了台湾的公卫水准与自由环境、南台湾的美食与低物价、高雄的公共服务与居住品质提升,加上天气好、环境美,又有海空港加高铁轻松连结整个印太,高雄的经济成长动能绝对是足够的。但是高雄并不是马上就能够重新繁荣,高雄的未来取决于现在的我们作了些什么。

高雄的进步需要世代接力,让我们传承前辈们的成果,陆续回家一起打造温暖的生活吧。

热门推荐》►韩国瑜是来高雄行骗的?►中华民国「最小化」能避就避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MEDium。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