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民/两岸交流何必制度化 自发交流潜力更大
文/刘国民
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总体上来说是非正式的、民间的、自发的言行大有亮点,具有扭转大局的功效。相反,正式的政治活动反而是有限的浪花,而且正式的、政治的言行往往阻力非常大,非正式的、非政治的言行从前到以后都会有很多亮点。
「由经入政」是近年来一个常见的带有战略观的提法,推动起来的阻力确实很大。实际上,作为对两岸关系主要只剩下经贸的反思,除了「由经入政」还有「由经入文(化)」。甚至「由经入文」比「由经入政」更重要、更具战略性,「由经入文」也可以间接迂回地帮助落实「由经入政」。
同时,两岸交流的「制度化」也常被提及,「制度化」往往被认为更宏观、更具规划力和前瞻性。但历史和实践往往证明,这种制度化建构及其努力往往容易变成自说自话,推行起来阻力重重,两岸交流到底要不要在宏观面上制度化?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民进党欢迎陆客来台,520后朝自由行努力。
两岸官方外的自发交流行为其实比官方两岸政策的意义更大,台商20世纪80年代来大陆考察、经商,起初打着「探亲」名义,是体制外的做法,无法律依据来保障,但却撬动了两岸关系大局。所以对两岸关系,建构重要,自发也重要,要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到尊重人文社会领域的自发规律。
要多鼓励推动民间的自然对台工作,在官方管道之外,释放民间的潜力、创造力与创新力,这方面要避免再重演洋务运动时期官办色彩过浓,工作无法植入文化深处和人心深处去的失误。
●作者刘国民,长期关注台湾政经及社会发展,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