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江南 宜人天水

壮丽麦积山。

籍河风情线

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其山形似麦垛而得名,现存窟龛221座。(新华社)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而得名,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伏羲文化等五大文化为代表,构成了这里绮丽多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水也是大陆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山、水、林、泉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城、寺、庙、观等丰厚的人文资源相得益彰,形成了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独特景观。

甘肃天水历史文化悠久,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年的建城史,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50多处,其中大陆国家级17处、省级43处。

麦积山 大陆5A级旅游景区

天水旅游资源富集,是大陆优秀旅游城市,全市现有旅游景区景点228处,其中5A级1处、4A级7处。境内有明代建筑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麦积山景区是大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5A级旅游景区,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石窟艺术走廊」。天水的山、水、林、泉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城、寺、观、阁等丰富的人文资源交相辉映,是旅游休闲的理想胜地。

近年来,天水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目标,着力培育文化旅游首位产业,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市文化旅游工作步入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系列 旅游专案建成运营

着眼于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和首位产业打造,天水市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市首位产业。天水市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推动一大批优秀专案。天水万达广场、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天水麦积山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等专案启动实施。麦积山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天水大剧院、水帘洞鲁班山大景区、街亭古镇保护开发、南山片区吕二沟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南山云端、青鹃山度假区、李官湾等乡村文旅产业等重点项目30多个。伴随着一系列旅游专案的开工建设、建成运营,体验型娱乐型、服务性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要素形成了天水旅游「旺季不减、淡季不淡」的新格局。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近年来创排上演《麦积圣歌》《一画开天》《大秦文公》《轩辕大帝》《姜维》《椒乡里的麻辣事》《陇上铁汉》等一批精品剧码,拍摄了纪录片《麦积山石窟》、电影《幸福快车》《天水来的姑娘》、电视剧《苦乐村官》等文艺作品,赢得了众多文艺奖项。《麦积圣歌》荣获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码奖」,《大秦文公》《轩辕大帝》荣获第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码奖」「优秀剧码特别奖」,《一画开天》荣获第四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大赛红梅剧码大奖,电影《天水来的姑娘》荣获百合奖评委会特别荣誉奖,《椒乡里的麻辣事》被选为第三届大陆全国小剧场优秀戏曲节目。2019年,创排演出《天一生水》《玉兰仙子》《洞天仙歌》《激流飞渡》等剧码,《一画开天》实现定时定点常态化演出。

天水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加快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相继成立机构,列支专项经费,开展了资源普查、专案申报、名录体系建立、传承人队伍建设,举办展示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2019年,天水纪信祠武山圣寿寺甘谷毛家坪、张家川河峪摩崖石刻获批大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国保单位元增加为21处。自治巷街区等6个街区获批全省历史文化街区,武山柳编技艺、天水呱呱制作技艺等8家单位被认定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清水县「木人摔跤」等非遗项目参加了2019年西北五省区丝路记忆宣传展示敦煌主会场系列活动。

文创 引领文化旅游发展

着力搭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成立了天水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为凝聚全市文化企业发展优势、构建现代文化创意市场体系迈出重要步伐。近年来,先后举办天水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天水市文创艺术节,建成天水市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园艺术孵化基地、「柒礼」双创园区,吸纳各类文化企业80余家,天水师范学院、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市高校在「柒礼」双创园区设立教学实训基地,文化创意成为引领天水文化旅游发展潮流的新推手。

天水,集北雄南秀于一体,融人文与风情于一身,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历史机遇,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