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高原见证军民同心
1.伴随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前行
申志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退役回到家乡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成功创业,先后吸纳28名退役军人、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020年11月获评“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康纯梅介绍,“扶持退役军人创业致富”是甘肃省启动军地“双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些年,甘肃省双拥工作一直伴随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前行。盘点军地“双十工程”,成果令人振奋。地方以帮助部队解决营房建设、训练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难题等十大工程为重点,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年年都有新谋划;驻军部队以共建新农村、兴学助教、引大入秦灌区综合开发及沙坑治理等十大工程为依托,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年年都有新贡献。
甘肃省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两当兵变、南梁星火、哈达铺点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双拥工作可谓历史悠久、根基深厚。1949年10月,仅酒泉一个县就预借粮食600万公斤、马草100万公斤,动员民工5000多人,为支援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作出重大贡献。
军民共建,成果共享。进入新时代,甘肃省以“五个助力”为导向推进拥军工作迈向新高度:助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部队深化改革,助力部队练兵备战,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助力优抚对象率先精准脱贫。张掖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军地协调,为部队重大演训任务提供服务保障;平凉军供站建立24小时应急值守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军供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要求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广大军民闻令而动,地方大力开展“一城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双拥创城活动,驻军部队深度参与从精准脱贫向乡村振兴过渡衔接,甘肃双拥工作持续释放出令人振奋的新动能。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
俯瞰机翼下满目苍翠的山麓,周福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是太子山吗?”2020年9月,转业多年的他跟随旅游团,来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风景区游览。
39年前,周福定作为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第一代“飞播人”,“首战”目标就是太子山。那时,太子山缺少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当地群众面临“靠山吃不了山”的生存困境。
甘肃省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又极为脆弱,担负着阻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会合,防止沙漠隔断河西走廊、南侵青藏高原的生态建设重任。河西走廊18片绿洲约占国土面积的7.1%,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建设生态文明,再造秀美山川,成为甘肃省双拥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广大军民以共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共同构筑河西内陆河生态安全、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黄土高原生态安全“三个屏障”。
酒泉市与驻军部队发起“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创建活动。如今,戈壁变绿洲,“双拥”与“胡杨”成为这里新的名片。每年秋季,万亩胡杨林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驻兰州部队组织官兵、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双拥文明线国防林、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等大型生态环境建设活动,成效显著。
6月19日,中央宣传部新命名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榜上有名。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等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植树造林、防沙治沙。40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3代职工接续奋斗,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2020年4月,武威军分区制定实施方案,决定援建国防生态林400亩、种植各类苗木2万余棵。“军民共建国防生态林,已经成为八步沙林场又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武威市主要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3.科技拥军之花盛开陇原大地
2019年1月14日,金昌市永昌县举行签约仪式,向中国航天员中心捐赠藜麦,并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合作制定“航天级”食品标准。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其营养价值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完美匹配,上个世纪80年代被国际上选定为宇航员专用太空食品。2010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种植,2011年开发出更适合本地栽培的“陇藜”。
当年,9路大军、10万人马挺进大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建设“东风航天城”。如今,放眼整个甘肃,科技拥军再续新篇。白银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军营”活动,定西市科协组织“科普进军营”主题党日活动,续写着双拥新篇章。
缘矿兴企、因企设市的金昌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金昌人不忘“以资源报国、产业报国”的传统,2017年以来当地骨干企业重点开展军工科研项目11项。
作为现代航天的摇篮、“两弹一星”的诞生地,酒泉市近年来相继完成酒航公路升级改造、肃航一级公路建设等项目,积极支持部队训练场地、军事设施、科学实验、国防工程等基础建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各部队在科技助民、教育扶贫上出实招、使长劲,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甘肃人民的感恩之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倾力相助,“火星1号基地”项目落地金昌市,航天科普“太空C计划”顺利启动,已建成的火星生存模拟基地(启动区)顺利用于科普综娱节目《挑战吧!太空》的拍摄。空军某训练基地及时启动“蓝天春蕾学校援建计划”,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促进军事建设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有机结合,推进军地科研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和重点产业发展,甘肃省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谈及“十四五”期间双拥工作重点,省委主要领导充满了信心。
6月4日,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开发建设的退役军人政策法规学习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甘肃政法大学挂职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卫海认为,这是全省学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推进“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法治精神在甘肃省双拥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的一个具体体现。
进入新时代,甘肃省积极进行政策制度创新,努力满足驻军部队变化较大、移防换防调整较多的实际需求。全省各级职能部门聚焦解决军人后院、后代、后路“三后”难题,《甘肃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出台后各市州相继细化落实举措,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军人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多家省直部门出台《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军人军属和重点优抚对象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系列探索实践,有效推动了甘肃省双拥工作内涵全面深化提升。
在兰州市,继2018年8月1日起现役军人市内免费乘坐公交车后,市委市政府督促轨道办及时答复省人大代表提交的相关提案,从地铁开通之日起,现役军人和全市优抚对象可免费乘坐。
在定西市,2020年6月出台相关规定,全市景区对现役军人及家属、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实施门票减免政策。
在天水市,今年3月16日《天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其中有专门条款明确“倡导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拥军优属、崇尚英烈等活动”。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镇党委、镇政府依法组织动员384名退役军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这些令人关注的双拥工作亮点,极大地鼓舞了驻军部队官兵。省军区主要领导给予点赞的同时表示:“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双拥,地方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