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卢丽安、王裕庆 「十九大」效应开始发酵

▲中共十九大后产生的卢丽安与王裕庆效应,就是习近平对台手法,以「融和发展」取代「统独对决」。(卢丽安图/记者宋良义摄、王裕庆图/翻摄自微博)

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如果仔细研读其深处意义的话,就会发现,习近平的对台政策,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调整,而最近接连发生的「卢丽安、王裕庆」效应,其实,就是习近平对台的新手法,以「融和发展」取代「统独对决」!

十九大之前,有媒体大肆猜测两岸政策可能会「订时程武统」等等,事实上,十九大召开期间,大陆电视台政论节目讨论的是「苏联为何解体?」,答案之一,就是当年苏联「重国防轻民生」,中共以此为戒,必不会走向军备竞赛之路。

然而,要注意的是,台籍党代表卢丽安加入共产党引发热议,接着,在北大攻读博士台生王裕庆也表明,2018年中国「两会」后将申请加入共产党。陆委会则表示,台湾人民如加入中国共产党,违反两岸条例第33条规定,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锾。(如果王裕庆打官司,主张违宪呢?)

王裕庆的「发言」是百分之百「预告式」的作法,其实,也就是在「探风向」,也是在向蔡英文做某种台面上的「空中对话」,看看台湾的反应如何?

须知,习近平的政治资历中,台商经验占了很大的一段,他自1985年至2002年都在福建省任职,长达17年,这期间也正是「台商」大量进入大陆发展的时段,习近平在福建的17年当中,一定对「台商与中国大陆」的来往互动有其个人深邃见解,这见解必是将来他用来应付「两岸问题」的理论基础所在。

台湾多数媒体只看到十九大习近平的「集权」,但却很少有人去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中,他对共产党的深刻「内省」。凡事内省之后,必会有所修正

以往,共产党和台湾的「交流主力」全都放在「国民党」身上,并且是来台湾交流,简言之,就是「共产党官员不断地来台湾与国民党的官员交流」。

结果,两岸关系发展至今,差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习近平不可能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所以,可以预见他的调整对策是:两岸的交流场域从「台湾场」移到「大陆场」,从「官方移到民间」。

十九大之后,中国大陆不可能再对「政党或私人」让利,而是会采普及性(习近平语:「将向台湾人提供与大陆人共同的待遇」)的作法,以期吸纳台湾各层精英人才到大陆发展。

从卢丽安、王裕庆的接连出现,就可预见这一政策的改变。

王裕庆一个北大学生,如果不是中共的同意,不可能有那么多媒体采访他,他也不可能敢讲那么多话,他的话里明显看到习近平的融和政策。

王裕庆接受访问时说:以往叫两岸交流还有你我之别,现在倡导「融合发展」就变成了「我们」。王裕庆比喻称,两岸融合好比「居家过日子」,需要解决生活鸡毛蒜皮的小事

「十八大以前,两岸交流都是以交流团的方式呈现,现在则多是以个人的方式呈现,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因为证件受限制,台湾人不能在大陆注册微信公众号、不能开淘宝店等,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限制。相信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都将逐步出台。」「我期盼大陆能一步到位,给台胞原汁原味的与大陆同等的身分证号码,这样就不会出现政策磨合的长期问题。如能开放同等待遇将对两岸融合发展提供莫大帮助。」

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首次公开强调:「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这是再明确不过的「融和战术」,显见,大陆对两岸思维和政策已经明显采取了「旧战线移动,新策略出炉」的调整,反观我们呢?(本文转载自法治时报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转载自法治时报。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