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为谁量身订作?
最近我很认真地学弹吉他,几乎把我年青时的热情全用了上去,原因无他,退休以后看能不能考个街头艺人,赚点外快、贴补家用。
大家都把矛头指向「十八趴」,什么退休军公教领得「爽哈哈」,我也是军公教之一,我相信也有很多军公教有同样的看法,既然这「十八趴」在社会观感上把军公教「全部打趴」,干脆就废了不就省事?我主张全废,不管它后来改成几趴?可是政府还是不会废、也不敢废,因为真正受到大影响的不是基层的军公教,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当一个政府政策的施行,如果是以自身个人利益来考虑时,这样的政策一发布出来,大家都会觉得滞碍难行,或是无所适从,这就好像政府为社会各阶层量身订作了一件衣服,不管是工人、农人、读书人大家都觉得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怎么穿就是不合身,正当大家一头雾水之时,不小心看到了政府在试穿这件衣服,居然完全合身,原来这件衣服是为政府自己量身订作的,其实有一个阶层也刚好合身,因为资本家财团也来试穿,结果也是为他们量身订做的。
政策不够全面,贸然决行的结果就是造成反对的声浪,当公平正义、众人平等这个原则没有被考量在政策里面,只是为某些特定的阶层量身订作,或是说难听点!为了把一只专制操控的政府大手伸进去,这样的政策一看就是政府自我失去信心、只能用威吓的方式来使人民听话顺服,不敢有异议。
民主是花了很多民主的前辈,用革命或改革的方式才走到的,可是政府因为权力的腐蚀、执政的傲慢,慢慢地和民意背道而驰,反核四、废核四的民意高涨,可是政府似乎心有定见,这不是跟民主的原意相违背吗?
公职退休,每月都领有退休金,能不能到私立大学任职,再领一份正职的薪水,一看就知道违反社会正义公平,可是到了行政院硬是被删除,这就不由得让人起疑,到底是那些人退休以后,还可以到大学、企业兼课当顾问,搞个「一人退、两份薪」?如果我之前的量身订作推论正确的话,大概大部份不会是基层军公教人员!
如果政策的制定与否,老是让人有为自己量身订作的疑虑,这样反对的声浪将一波接着一波,最后当老百姓不再相信政府,政府的适任性、合法性也就在民意的不信任中渐渐消失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是间接地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立,就像以前对岸共产党搞的阶级斗争,可是对岸以前把矛头指向拥有土地资源的地主,矛头还算正确,现在在台湾却把矛头指向军公教,却没有指向低薪、苛刻导至过劳的财团资本家,这样转移焦点、造成彼此之间的矛盾真的是社会之福吗?
不管如何,525教师也决定走上街头了!我们不反对改革,但是反对该改的不改,不该改的乱改,特别是军、教、劳工的年金改革方案不该一意孤行,只是政府的政策不推出则已,一推出就搞得大家纷纷走上街头,到底是Peacemaker还是Troublemaker?这个问题,我想问一问一心想着可以无罪开释的「前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先生」会比较清楚,至少会知道法律「绝对没有」量身订作的问题!法官都是秉着公平正义、「昧」!不好意思!笔误!是「摸」着良心才对!哎!这年头要把字写「对」还真不容易啊!
●作者新石,宜兰,国小教师。简介表示,这个世界应该更好,所以就把想像的世界透过文字写出来,只要大家相信这个闲居偶得的一点小小观念或想法有成真的可能,这个世界就会慢 慢改变,这就是他的初衷--分享自我、改变世界,至于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充满想像浪漫的读书人,似乎是嬉笑怒骂,却是虎啸龙吟,如果以诗来言志就 是:「漫步田光一亩间、前尘往事在眼前、风流潇洒不敢问、特立独行一片天!」。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