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率全国之先 为古物量身订做「体检」
台南市文资处订定古物巡查执行作业SOP,现已完成全市古物体检。(台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传真)
台南市指定古物数量高居各县市之冠,截至2019年8月底,公告古物共计国宝3组6件、一般古物79组648件,为健全古物保存,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首开先河,订定古物巡查执行作业SOP,现已完成全市古物体检,600多件多数属于「健康良好」,仅1件孔庙石碑长年风化列为第3级,但未伤及古物本体,每季追踪即可,10多件有零星轻微状况无大碍。
文资处为了科学化、系统化掌握追踪600多件指定古物个别健康状况,量身打造保存维护方案,2018年起展开古物全面体检,更率全国之先,建立台南市古物保存巡查制度。
文资处表示,台南古物指定数量居全国之冠,背后代表主管机关和所有权人如何保存维护,台南600多件指定古物,光是材质就涵盖纸质、木质、石质、金属质、陶质、玉质等6种类型,不同材质特性对应不同保存维护重点。
此外,个别古物本身保存状况、环境条件不同,相对应的古物保存维护及管理课题也不同,如何精准掌握每件古物健康、环境及人力资源条件及可能潜在危害因子,为古物量身打造合适保存维护策略,是目前主管机关和所有权人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鉴于古物保存维护就像人体保健,定期健检是预防医学一部分,文资处2017年规画「台南市古物保存巡查辅导机制先期评估计划」,2018至2019年间委托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执行。
文资处依古物材质分级,完成全数古物巡查,健康等级共分5级,600多件古物多数状况稳定,每年巡查即可,但有10多件有轻微裂化,专业团队评判性质稳定,不用紧急处理,避免过度不当修复,其中,孔庙1座石碑因长年风化,列为第3级,被专业团队评定有点状况,但未伤及古物本体结构,采取每季巡查1次。
透过这项计划,不仅完成台南古物详实健检,精确掌控古物现况,也为每件古物订定后续定期检视追踪频率及重点,以「预防胜于治疗」概念,定期检视、追踪古物状况,为古物量身规画最合适保存维护方案,延长保存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