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得好 青年才会根留台湾
▲人才外流与税制不公息息相关,许多高阶人才因不甘沦为税奴而出走,也容易让原本深耕在地的台湾企业资金外流。(图/Pixabay)
文/穆弥希
由于家人工作关系,国中时我就一直在大陆读书。当时去的城市是山东济南,经济发展及基础建设的确不如台湾。但一年一年的过去,眼看济南愈来愈多的高楼林立,反观6年来台湾的景象却一成不变,甚至愈来愈冷清老旧。
大学时,来到南京就读,大一那年地铁只有2条线,但一年后线路却增加到5条。想想台湾,台中的捷运都规画了10多年,到现在还没修建完毕。因此去年大学毕业时,与同样在大陆读书的台湾人讨论未来要在哪里就业,部分同学仍选择离乡背井留在大陆,因为他们不想面临22K到27K低起薪所带来的生活压力。根据人力银行资料库显示,2016年有超过13万人「主动」应征海外工作,近2年主动应征人数的增幅达5.8%,市场潜力及薪酬福利是两大吸力。
过去,我一直认为台湾经济力无法提升的原因是市场太小,但想想新加坡,面积仅有台湾的1/50,人口也为台湾的1/4,但人均GDP几乎是台湾的2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差异?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之前听到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小姐分享,才知道原来新加坡的税制方面,政府给予人民很多方便及照顾,例如新加坡的个人综合所得税率最低才2%,比台湾整整少了3%,而目前的最高税率则为22%,远低于台湾的40%。
除此之外,新加坡在2008年时从财政盈余拨款18亿星元(约400亿台币)给人民,平均每人拿300星元,低收入者则有400星元。反观台湾,2014~2016年,政府公布税捐超征4,239亿,而2017年前三季已经超征1,223亿,加起来近4年超征税收达到5千多亿!但大家看看自己的周遭环境是否有任何提升?我们缴交的税收究竟被国家用到哪里了?
立委陈莹曾踢爆,国税局以「税务奖励金作业要点」,重新发放14年前遭删除的税务奖金,且可说「人人有奖」,连发新闻稿、内部装修都可以领奖,根本是巧立名目滥发,只为消化上亿元预算。财政部自己也在2017年底发布的声明稿中,承认核发团体奖励金。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及公民的公共需求,税收是公民为了公共福利向国家出让的财产。我们依照国税局开的单缴税,但政府却把我们的钱变成税务奖金,甚至没有用于改善国家及公共建设。
台湾保存了很多优质文化,也有很多有创意、有想法、学习能力快又认真的优秀人才,真的很不忍心看到因为台湾的经济愈来愈不好,而必须离乡背井到国外工作的青年,更不忍心看到政府因为国家税制问题,让人才外流,甚至导致企业出走。
真心呼吁政府重新检视目前法税体制上的漏洞与陈腐,真正利用税收做出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决策,也让更多企业愿意在投资,增加工作机会,让台湾人无须担心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作者穆弥希,传播业。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保留删修权。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