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大陆金融指标走势诡异

旺报社评

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直线飙升,年初不到1%,近日最高突破1.7%,已接近疫情水准,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通膨担忧情绪的扩大。美国联准会(Fed)主席鲍尔财政部长叶伦立刻跳出来灭火,指这是因为经济复苏比想像中强劲,而非通膨疑虑升高所造成,但市场对两位最高财金官员的说法并不领情,美债殖利率并未因此反转向下,反而持续走高。

美国狂印钞冲击新兴市场

鲍尔和叶伦都指出,美国整体通膨水准还不到2%,且短期劳动市场离充分就业仍有段距离,Fed不会缩减购债或升息。尤其参院通过1.9兆美元纾困案后,拜登打算再追加3兆美元纾困计划,市场更担心累积的庞大政府债务将进一步推升通膨。

美国前财长桑默斯警告,如此巨大规模的纾困方案,物价绝对不会相安无事。换句话说,一旦通膨急速升温,Fed势必会被迫提早升息因应,进而拉升长债殖利率,引发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乱流。就如同2013年的「减债恐慌」,当Fed释出QE退场讯息时,立即引起投资人恐慌,全面抛售股票债券及黄金等各类金融资产连带造成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3月以来,Fed一系列疯狂印钞的举动,影响的不只美国自身而已。过多流动性导致的外溢效应,开始对经济体质相对脆弱的新兴市场产生负面冲击。特别是对通膨升温以及本国货币贬值的担忧,逼使新兴市场不得不尽快调整货币政策,以之因应。金砖四国中的巴西,日前开了升息第一枪,一口气升息3码,将基准利率上调至2.75%,随后土耳其俄罗斯跟进,分别上调利率8码及1码。土耳其因一下子紧缩过度,造成股市连续两天熔断,导致央行总裁下台。显见通膨、资金外流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贬值问题,在新兴市场国家不容小觑。

相较于其他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大陆目前通膨压力不大,1月及2月整体消费者物价还处于衰退情况,但人民币近期已从升转贬,贬幅近2%,且上证指数从2月初高点下滑到3月低点,足足跌了将近10%,远逊于国际主要股市的表现。在各界看好今年大陆经济成长率可望回到8%的前提下,与资金息息相关的金融指标走势相当诡异,或许代表资金流向正在改变。

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的统计,2月流入新兴市场股票及债券的资金,从去年11月创新高的1074亿美元,急降至312亿美元。3月的第1周每日资金甚至出现净流出约2.9亿美元,是自去年10月以来首见,显示新兴市场股汇债的确面临资金外流压力。这无疑也是近期几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纷纷改采紧缩货币政策的主因

资金流动牵动人民币走势

为何北京应特别留意资金外流迹象?因为资金流动将牵动金融市场与人民币的走势,甚至经济表现。在2015~2016年及2018~2019年这两段期间,因预期心理因素加速资金外流,人民币出现急贬走势,金融市场跟着剧烈震荡,经济成长率呈现阶梯式下滑。这都清楚意味着,资金外流对大陆来说是一个大麻烦,不只影响到金融层面,也会冲击实体经济表现。

尤其是这一波因疫情而起的全球QE措施,大多数印出来钞票几乎都跑到金融市场,赚取短期利益,而非挹注到实体经济等待长期获利。人工制造出来的大量流动性,就形成所谓的热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让大陆这类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波动更为加剧。盱衡过往,一旦资金外流趋势形成,就难以阻止或改变方向。前几年北京为维稳人民币、减缓资金外流速度,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地推出各种价量工具,甚至祭出各式各样的管制措施,但都无法获得有效成果,就是这样的道理

如今,面临资金大潮可能再度转向,尽管迹象还不是非常明显,但基于防范于未然,北京需及早未雨绸缪,才不会到时措手不及。毕竟大陆经济好不容易在疫情冲击下慢慢站稳脚步,如果资金撤出新兴市场的步伐加快,难保不会重蹈前几年那两波人民币急贬重伤经济的覆辙,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