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自备建案成主流 专家提醒:后续还款压力会非常重

专家提醒,低自备代表成数贷款,后续还款压力会非常重。(图/记者季相儒摄)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近年房市不佳,为刺激买气建案掀起低自备诉求风潮,如「自备5%交屋」、「月付1888」甚至是「免钱交屋」。不过专家提醒,低自备不等于低总价,且低自备代表高成数贷款,后续还款是大问题,一旦无法负担,可能面临断头或法拍危机

根据住展杂志统计,今年上半年北台湾成屋预售屋总推案量为3515.2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 822 亿元、年衰退 19%,上半年推案量连续3年萎缩,显见在房市尚未复苏的情况下,建商仍「清库存,少推案」。

为了增加民众买房意愿,近年不少建案推出低自备交屋的方案,吸引自备款不足的购屋族,不过低自备优惠方案真的划算吗?专家表示,目前建商提出低自备购屋的方式,多数是用「公司贷」或是「信用贷款」补足不足部分

专家指出,大部份公司贷是无息贷款,少部份则有收取利息,若有收利息,记得要在合约看清楚计息方式与利率,是否有不公平条款或是利率偏高的状况;至于信贷,一般来说并不建议买方申请,因为利息往往很高。

此外,专家还提醒,不管是有无或无息公司贷,交屋之后就必须分年担还;担还年限大多是2~3年,少部份有7~10年。如果交屋后分三年担还,就代表买方交屋后前三年要同时缴纳银行房贷与偿还公司贷款项,还款压力会非常重,一旦无法负担,就可能面临断头或法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