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祥蔚/量身订作的新闻时代
▲当行动载具随着科技愈发进步,透过线缆传输的影音新闻对阅听众来说就更没吸引力。(Photo by PROflash.pro/Flickr)
中华电信董事长郑优上任喊出MOD用户数要冲到200万户,希望以此转亏为盈。目前的计划包括争取主要新闻频道到MOD上架,借此吸引有线电视的订户。
由于先前三立新闻频道从有线电视跨足MOD已经失利,最近民视新闻频道的跨平台动作也引起不少话题,顿时之间,仿佛又即将掀起一波新闻频道的争夺战。中华电信争取新闻频道的做法,大致上维持MOD成立以来的思维,也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像有线电视,以免抢不到对手的订户。传统思维当然还有可行性,不过已大打折扣。毕竟在行动上网这么普及的今天,未来主流阅听趋势一定是向行动载具靠拢。据统计,2016年台湾的传统电视广告收入下跌将近7%,且这1年电视广告收入已少于数位媒体的广告。
很多人连观看强调摄影美学的戏剧都在手机上看了,透过线缆传输的影音新闻对他们来说更加没有吸引力。台湾的电视新闻频道收视率通常远低于1%,对观众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难道现代的阅听众不需要接收影音新闻吗?当然不是,但是他们对于现在这种大众化、制作成本低廉、以填满时段为主、来自监视器、行车记录器与浏览器的「3器」电视新闻已不再捧场。
中华电信MOD具有丰沛的资源,一方面应该思考进一步整并行动影音与线缆影音的内容资源,这是大势所趋。不过这种做法一定会遇到来自于MOD这些线缆部门的消极抵制,推动时不免有困难。另一方面,中华电信应该要加强跟媒体业者合作分析大数据,并且产制高度分众化而非大众化的影音内容,包括影音新闻,这也是欧美等国媒体业者目前着重的方向。
顾名思义,中华电信MOD的现有观众应该偏好随选视讯而非线性收视。以新闻来讲,订户们需要的或许不是分分秒秒都强调即时、但是内容却不太重要的新闻,而是精简、必看而且影响重大的深度新闻。
既然实力雄厚的中华电信在现阶段已经强调要加强「单频单买」,不妨更进一步做到分众行销与量身订作,透过大数据找出需要优质新闻的充足订户,以订阅费而不是广告费来制作具有深度的新闻内容,这样才能符合阅听众的期望。
环顾国外媒体,这种精确分众,以订阅收入取代广告收入的新闻及节目产制模式,已经有不少可供参考的经验,这才是新闻媒体在未来的真正战场。 (本文转载自2017年11月14日 《中国时报》A15版)
好文推荐
●赖祥蔚,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中华传播管理学会理事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