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锋/年金改革的根本问题:请对自己的退休养老负责

▲蔡英文改革之路困难重重,尤其在年金改革更让外界反弹。(图/取自蔡英文脸书

文/李柏锋

人类因为寿命的增长而面临了许多问题,退休之后的财源是其中一项重大的考验。过去人类因为退休和死亡的年龄并没有差太多,甚至也没有真正的退休概念,所以老到无法从事劳动,就依靠下一代的子女扶养,但是现在「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九十岁的老人家,儿女可能也已经七十岁,怎么去奢望退休的人还要养退休的人呢?更何况,目前的收入常态,其实大多数家庭经济上也无法承担还要扶养上一代。

那该怎么办?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就只能寄望政府提供年金制度做为退休之后的经济来源,但是世界各国都面临两难,如果要提供足以生活的年金,那么对国家财政将会是相当大的负担,如果考量到财政而只给予不够温饱的年金,则又会有不少人民将会又老又穷。该怎么抉择?

其实这不该只是政府的责任,尤其在一个民主体制之下,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负起责任。如果有人喊着:政府就是应该在我退休之后给我大把的支票来养我,其实应该反过来问他:为什么你年轻的时候不做好退休之后的财务规划

真正现代的财务规划,在一个人成年之后,就不应该再跟父母拿钱,而应该要培养出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进行长期的储蓄与投资计划,在老年之后,也不应该再想要儿女的财务资助。这样的人生,便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人生。

有些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不储蓄,或是即便有累积的不少的资产,但是却认为那是他不可动用神圣家产,于是持有的房地产或有价证券都不愿意变现,不是要求子女要拿出为数不多的收入做为孝养金,就是寄望政府可以给更多的年金。但,其实不管是子女或是政府,都不需要也不应该过度帮助这种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也不负责任的人,因为那只是更加强他们的依赖而已。

▲老人也要规画自己的退休生活。(图/记者李玉梅摄)

有些人则是不忍心逼他们自己的儿女来扶养自己,所以主要的施压对象就变成了政府,但其实这样的效应终究会转嫁到他们自己儿女身上。例如,当年金无法改革,政府财政压力变大,只好加税,而这样的重担一样是他们的子女在扛。换句话说,总有人要出这笔钱,而看不到的压榨其实只是多几层的转嫁罢了。

现在困难的地方在于,那些年长而抗拒年金改革的人,要他们现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其实也太强人所难,因为过去不储蓄的,现在要他们储蓄大概也太晚了。那该怎么办呢?其实,不负责任的人终究要自己承担起苦果,过去如果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好好规划退休后的财务,现在就算年金改革,对他们的往后的人生影响也不大。但是那些不懂得未雨绸缪的人,要整个社会为他们的不负责任而承担财务压力,甚至在改革的过程中激化了世代的对立,值得吗?

其实就让不负责任的人,现在开始学习怎么对自己往后的人生负起责任吧!过去自己没有好好储蓄,怎么可以要求其他的人现在要帮他的退休年金扛起沈重的压力呢?这不只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与社会更是不道德。

台湾的年金制度无法改革,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国家的财政会被拖垮,而是整个社会的人民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退休规划是自己的责任,年轻的时候要好好的储蓄、理财,退休后过得好或差,本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该像个无赖一样,在年金改革的过程中任性的闹事。

一个寓言故事,其实用来说明年金改革的情况是相当贴切的。有一个好心人,看每天经过家门口流浪汉可怜,自己财务上也还过得去,就每天给他十块钱。后来这个好心人自己快要退休了,要量入为出,就不再每天给流浪汉十块钱,没想到这个流浪汉竟然骂好心人说:「你怎么那么过分!你要退休关我什么事?你怎么可以把我的钱拿去存成你的退休金?」

▲老人经济独立且重视保养,生活更有品质。(图/记者李玉梅摄)

所以,年金、健保或是长照这些社会福利制度,其实都不应该以一个「滥好人」的方式在「施舍」,因为最终只有养成依赖与浪费新制劳退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机制,也就是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帐户,年轻的时候缴了多少钱进去,退休之后就能拥有多少的资产。

如果不是这种「自己为人生负责」的设计,那么福利制度终将变成国家财政的重担,而且更是鼓励了人民年轻的时候不需要存钱,反正有年金,自己的健康不需要照顾,反正有健保的依赖与放任心态

真正的福利,是要用来帮助那些没有能力承担的弱势。例如罹患了罕见疾病,可能大多数的家庭都不会有足够的财务能力获得治疗,这时候就需要透过众人力量来协助。例如有人青壮年阶段,就在工作中受了严重的伤害,失去谋生的能力,这时候就需要透过众人的力量来支持他渡过下半辈子。

但是,支持一群不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制度,根本不是社会福利,而是让整个国家都失去竞争力。因为,有限的资源却无法被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而是拿来养一群误以为天上会掉下金条的人。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李柏锋,知名财经部落客,专栏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