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虹快评》农委会别让凤梨变高丽菜

台湾凤梨外销新加坡遭指品质不稳定,切开发现「黑心」。(图/摘自比特王脸书)

大陆虫害问题禁止台湾凤梨进口,凤梨产销争议不断,民进党政府一味政治操作「爱国凤梨」,却没从产业面、技术面对症下药,未来可能连带影响台湾外销水果声誉,不利产业长远发展

日前有新加坡台商投书媒体,指台湾销往新加坡的凤梨品质不佳,甜度不足,甚至还有黑心,台商原本一心想要支持「爱国凤梨」,不料却很失望,呼吁出口务必管控品质,以免毁了台湾水果名声

台商还指出,新加坡超市上架次日,台湾凤梨价格立即砍半,从每颗星币6.8元降到2.95元,因为产自马来西亚的凤梨每颗只要2元,台湾凤梨品质连马国的都比不上,当然只能降价处理。

台湾水果出口东南亚市场,本身缺乏价格优势,且东南亚属热带地区,水果种类繁多品质也不输台湾,因此台湾水果外销目标瞄准东南亚恐怕事倍功半,不如大力开发高纬度国家市场。

另外,现在还没到凤梨的盛产季节,民进党政府却一心政治炒作吃「爱国凤梨」,反而助长商人投机心态农委会连凤梨实际种植面积无法掌握,已传出产业界担心未来凤梨会变成下一个高丽菜,成为产销失衡、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的产业。政府与其空喊「爱国」,不如切实辅助果农出口商掌握冷链等技术,从技术面、产业面、市场面提升台湾水果外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