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鬣蜥现踪 花莲绷紧神经

基隆市一名许姓男子在暖暖区源远路住宅大楼地下室炼制「蒜精」,地上留有大片白色泡沫状液体。(基隆市议员林旻勋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外来种生物绿鬣蜥台湾天敌,啃食农作物挖洞筑巢,破坏生态,过去花莲出现零星绿鬣蜥踪迹,不过,近日花莲县安乡传绿鬣蜥踪迹,农民忧「花莲也沦陷」,花莲县农业派员现场观察,初判应是零星个体,将拟定移除计划,控制族群数量并阻绝分布扩散。

县府农业处长吴昆儒表示,绿鬣蜥原产中南美洲,早年引进台湾作为宠物饲养,却被饲主弃养,因挖土习性损害农田河堤,造成农业与生物安全威胁,亦破坏植被并排挤原生物种,现以野生动物保育法公告为「有害生态环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国原生种陆域野生动物之种类」,饲养须登记备查,未经主管机关同意不得繁殖。

农业处保育与林政科长邱奕承说,近年曾获多次通报,有民众七脚川溪附近农地看见绿鬣蜥,但派员调查、或「守株待兔」现勘长达2小时仍没发现,也不排除躲藏于石缝中才没有现踪,研判是零星个体。

他说,绿鬣蜥原产中南美洲,喜欢在温暖环境栖息,屏东及西部地区较为泛滥,花莲则因气候地缘条件,还未大举入侵与建立野外族群,民众可以安心,但若发现任何外来入侵物种无须惊恐,请尽速通报县府,将由专人前往处理。

花莲目前最严重的外来种是沙氏变色蜥及小花泽兰,去年共移除沙氏变色蜥44297只、小花蔓泽兰185公吨,政府加上民间力量,虽极力防治,仍无法完全控制泛滥数量,对生态持续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