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网路众筹夯 敛财骗捐吞噬爱心
3月20日,大陆90后创客众筹开书店,众筹200万元人民币改装地下车库开书店,借助网路力量圆了「书店梦」。(新华社)
2016年1月28日,大陆一名尿毒症女孩透过网路众筹办婚礼,她躺在病床上与老公展示结婚证。(新华社)
大陆众筹网一起「我想众筹一个有温度的社区花园」计划。(截图自众筹网)
「这是我亲戚的朋友,资讯真实,请大家帮帮病重的他……。」随着大陆网路公益众筹平台持续火热,个人求助性质的网路募捐资讯不时在朋友圈散布,但在网友踊跃献爱心的同时,「敛财」、「骗捐」的事件也有增无减。学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先完善配套法规,再从个人和平台两端双管齐下,加强监管。
随着网路发展,网路公益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成为新的求助资讯「发布视窗」。举例来说,面对医疗保险无法完全覆盖的大病,不少病患家庭面临短期筹资困难或资金短缺、无钱治病的难题,和寻求公益组织的帮助相较,透过网路公益众筹平台发起个人众筹就显得容易许多,因为求助者只要点击发布按钮,上传身分证、医院诊断证明、缴费单等相关证明,就可以发起求助项目,进行资金众筹。
以「轻松筹」网站为例,2015年全年发起的个人救助项目约为2.3万个,总支援379万余人次,筹款金额超过1.875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16年上半年,发起的个人救助项目已升至4.5万个,总支援1087万余人次,筹款总额则超过了4.5亿元,约20亿台币。显现众筹发展的迅速。
虽然网路公益众筹平台走进公众视野,帮助一些有需求的人;但也传出「骗捐」、「敛财」等事件有增无减,于是民众开始质疑众筹的钱究竟去了哪里?这些平台会沦为骗子行骗的温床吗?例如,2015年8月,杨姓女子透过个人微博发布虚假资讯,谎称父亲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遇难,母亲已于1年前去世,透过微博骗了10万元。还有一名女大生谎称为病母筹款6万元,约26万多元台币,事后却在朋友圈晒「吃喝玩乐」。
众筹平台 野蛮生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众筹平台的入门槛很低,一些平台项目审核把关不严,让一些「有心人」有机可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王维维则表示,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从项目审核、流程监管到善款使用都缺少清晰的行为及法律边界,曝出乱象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