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设16座洲际弹道飞弹发射井 美学者分析北京目的

学者研判,兴建的地下掩体可能是供东风41型使用。(图/新华社)

美国科学家联盟(FAS)的核武专家克里斯登森(Hans Kristensen)指出,根据最新卫星照显示,目前已有18至20座洲际弹道飞弹(ICBM)地下发射掩体的中国大陆,近日又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幅增建发射井,至少有16座发射井正建设中。文中分析共军此举目的包括增强大陆核打击能力、提升大陆在美国先制核打击下的核报复存活能力,以及瓦解美国飞弹防御系统等。

文中指出,这波施工点坐落于内蒙古吉兰泰东部,为共军火箭训练区。该区绵延140公里,总面积约2,090平方公里。吉兰泰训练区用于训练飞弹部队发射与装载的发射台,自2013年以来已新增至逾140座;此外,还设有逾20座营区供飞弹部队短期驻扎,以及5座供发射架载具使用的高掩体库、1座大型补给基地

克里斯登森表示,吉兰泰区目前活动频繁,多处正施工中,特别是北部、中部与南部。中国大陆目前运作中的地下发射掩体约18至20座,而在内蒙古吉兰泰施工中的地下发射掩体,至少有16座。

他进一步分析,自2016年以来,共军分3个阶段持续动工16座地下发射掩体;其中,11座为2020年下半年动工,1座于2016年起施工、4作「俄国式」的地下发射掩体则于2018年至2020年间动工。每个地下发射掩体彼此间隔为2.2至4.4公里,坐落于10×20公里的训练区内,足以确保美国无法在一次核打击中全数摧毁这些地下发射掩体。

此外,相较于原来使用液体燃料的飞弹,新的地下发射掩体反映出共军正由液态燃料,过渡至能更快完成发射的固态燃料。从地下发射掩体的大小来看,不太适合东风5型使用,可能是供东风41型或较小型的ICBM(如东风31A)使用。

自吉兰泰发现首座发射井后,短短数年内数量便明显成长,完工后将让大陆拥有的地下发射掩体数几乎翻倍。卫星照同样显示,共军正兴建独特隧道,专供隐蔽飞弹发射单位或装填之用。

克里斯登森表示,这波新建设还发现2条隧道,供机动发射器使用,不过仍不能确定。这2条隧道长约350公尺,可容纳东风41型。从位置与形状判断,可能是防止机动发射器与飞弹遭受来自空中的袭击。

克里斯登森分析,虽然吉兰泰的地下发射掩体施工数,让其拥有的地下发设掩体数量近翻倍。不过,与美国和俄国相比仍属小巫见大巫。毕竟,美军有450个地下发射掩体,俄国约130座;相较之下,火箭军拥有的数量不到美国洲际弹道飞弹联队下单个中队的3分之1。

尽管如此,共军积极扩张地下发射掩体的目的,可能是强化核报复的防卫能力,好在美国核武先制打击下存活,并展开报复攻击。此外,借由增加地下发射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飞弹数量与弹头数,北京核打击力道将大幅提升,从而增加穿透美国飞弹防御系统的可能性

前面也提到,东风5型使用液体燃料,导致时间过程而大幅遭受攻击的风险。这波建设工程则反映出共军正从液态燃料过渡至固体燃料。另一方面,大陆飞弹平时不安装核弹头的做法,在美国与中国大陆军事竞争态势愈来愈激烈下,北京也不敢肯定一遇事变是否有足够时间安装核弹头。为提高核吓阻可信度,大陆正逐渐过渡至承平时期也维持飞弹警戒的态势。

最后,快速增建ICBM地下发射掩体也有平衡洲际弹道飞弹部队,朝机动式、固体燃料前进,以提升核吓阻可信度;还包括提升大陆核打击能力、改善传统弹道飞弹快速打击能力,以及展现北京做为大国的威望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