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研发全球首款「蚕丝硬碟」 可储存DNA及植入人体!超猛功能一次看

陶渊明后人研发全球首款蚕丝硬碟」。(图/澎湃新闻

记者蔡仪洁综合报导

未来存储硬盘可能不是半导体产品,而是来自蚕茧大陆科研人员研发出全球首款天然生物蛋白硬碟存储器,「蚕丝硬碟」除了能储存资料,还能装入比如血液样本、DNA等有机分子,甚至还可以植入人体

中国科学院上海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发布的消息,该所与美国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首次实现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储技术,相关成果1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奈米技术》)上。

据《澎湃新闻》报导,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陶虎表示,「蚕丝硬碟」作为一种高容量、高可靠性的新型存储技术,能同时存储数字资讯生命资讯;蚕丝蛋白是一种厌水性材料,在一定奈米尺度下会形成防水、防气结构,可保护包覆在其中的蛋白质、DNA等有机分子,相容性良好,可以植入活的生物体,长期甚至永久保存,像电影士兵佩戴的铭牌一样,制成永不丢失的生命铭牌。

他接著称,「蚕丝硬碟」还能根据设定,制成寿命可控的时间胶囊,可控地降解,可控消失,有望在外太空极端条件下保存资讯,成为下一代高容量、高可靠的数据存储技术。

对于蚕丝硬碟来说,好莱坞谍战大片中,用微波炉破坏硬碟的情节可能会被改写,因为这款硬碟不畏强磁场和强辐射,在微波炉中高火30分钟,硬碟中的资料仍「安然无恙」。目前,蚕丝硬碟的存储容量已可达64GB每平方英寸。

▲蚕丝蛋白溶液。(图/澎湃新闻)

陶虎解释,蚕丝蛋白被制成硬碟后,人们可以通过近场红外奈米光刻系统写入想要存储的资料,并用同一套系统读取。通过改变写入光的能量,可以调节蚕丝蛋白上加工图的形貌,比如凸起或凹下,从而实现原位重复擦写,原理与CD或DVD光盘存储技术相似。

目前,研究团队已用这种技术实现了「家蚕食叶图」、「空谷鸟鸣曲」等图像音频文件准确记录、存储和阅读的原理验证。

陶虎还透露,根据族谱,他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后人。有陆媒称,除了《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文学作品,「蚕丝硬碟」是陶渊明家族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