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窥看奢华的矽谷圣诞趴:这样的派对要花多少钱?(上)

鲈鱼资深矽谷工程师

矽谷待久了,很多事都看得出个中微妙的长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有传染的效果。科技公司日趋招摇盛大的圣诞趴就是一个例子。

「在脸书这样的公司入场搅局之前,矽谷的圣诞趴其实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每年11月中,我们固定会收到 email,提醒大家登记参加圣诞趴。今年的圣诞趴又是在旧金山码头仓库举行。从那一刻开始,你就会注意到公司会起一些小小的骚动。有些年轻的小女生会开始上网选购正式的礼服美国人把这一场盛会当作是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据统计,礼服有一半的人穿过一次就退回,这已经是一种常态,只要不弄脏也没什么不可以。

20年的演化:由感谢聚餐嘉年华

以前矽谷工作主力都是10年以上的资深人员,可想而知,工程师平均年龄大约在40岁上下。这些人对于下班以后的趴并不感兴趣。

远古时代的矽谷,圣诞节不过就是各团队自行聚餐,送些不值钱的小礼物。我职场上第一个圣诞礼物,只是部门中午聚餐时收到的一支包装令人感动、而实际价值只有 5美元的袖珍手电筒。那个时代公司对聚餐限制很多,比方不能有酒精,每人消费不得超过那种不吃也罢的限额,这种下场通常就是大家到餐厅叫比萨分享。

公司越大就越糟糕,动辄几万人的公司,不可能有公司级的聚会,所以就交由部门自行敷衍。碰到不景气公司不补贴聚餐,大家只好苦中作乐,每人各带一份食物,自备礼物互相抽签交换。公司唯一提供的就是场地

这样节俭朴素的传统也沿袭了十多年,好像从来没觉得公司有什么对不起我们的。

当时唯一的例外,就是网路泡沫化之前成功上市的新创公司。那时他们拿着投资人的钱,疯搞华尔街式的圣诞趴。当然这都只是昙花一现。纽约银行界那种圣诞趴传统,一直没有传染到矽谷。

进入了网路泡沫化黑暗期,没人敢再提圣诞趴这三个字。那时候还能有工作,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泡沫化以后市场复苏,新崛起的网路巨人当起矽谷的主人,圣诞趴就慢慢开始产生质变,制造了前所未见的风潮。对这种风潮,我们公司也是亦步亦趋不敢懈怠,所以我可以从过去10年自己公司圣诞趴的蜕变,看出整个矽谷在这个文化上的演进过程。

先岔个题外话。为了确保政治上的正确,在矽谷圣诞趴现在都叫做 Holiday Party 而不是 Christmas Party,现场的摆设也脱离了「圣诞」色彩,所以你不会看到圣诞树和圣诞老公公。我在前文〈是 Merry Christmas 还是 Happy Holidays〉有较深入的解释。但在目前的这篇文章,为了避免文词上的别扭,就容我还是把「假日趴」说成「圣诞趴」,大家心里明白这背后的精神就好了。

总之,大约15年前开始,各公司慢慢恢复圣诞趴,而且开始变得阔绰。从以前十多人小团队的聚餐,发展成大部门数百人在五星级饭店的宴会,时段也从中午进阶晚餐。食物从比萨、意大利面升级成欧式精点,酒精等以往的违禁品也都出现在台面上。不过邀请的对象只限于员工,而且多半安排在工作日,大家下了班直接参加。

这一顿高档晚餐也不是白吃的,因为主管通常会上台做简短,说是感谢,其实是政治宣传致词。这一切感觉上仍像是工作的延伸,没有人会以这顿饭为荣。大家都只是吃完走人。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公司这些钱都算是白花了。不过那个时代,不会有人想到把对内部员工的小感谢,夸大渲染为形象宣传的工具⋯⋯直到Google和脸书这一帮公司介入。

新崛起的科技巨人开始大量雇用大学毕业生,把平均年纪降到30以下,开趴于是变成一种需要。从此圣诞趴由感谢变成嘉年华,规模也从部门升级到公司级别。

市政大厅到包船,手笔越做越大

2012年,大概是受了其它同级公司的刺激,我们突然开始包下旧金山市政大厅办圣诞趴。

一万员工的公司假设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参加,每人可以带一个伴侣,总数就是数千人。旧金山不可能找到这种规模的五星级酒店,所以租用著名的大型公共设施就成为必然选择。旧金山市政大厅看起来有点像美国国会大厦,包租一个晚上的阳春费用是7万多美金。建筑物外面还可以配合打灯,免费宣传一个晚上。

▲可以包趴的旧金山市政大厅。(图/鲈鱼提供)

从那年开始,圣诞趴延伸到每人可以带一位伴侣,而且改在周六晚上,这样可以方便员工有足够时间在家里准备盛装。西方人对正式场合的穿着非常讲究,而且多半以黑色为主。女同事们会花几个小时打扮,露腿、露胸、露肩和露背⋯⋯所有在职场上会被人资纠正的穿着都通通出笼。平常乏善可陈的同事,瞬间都变得令人下巴坠地的吸睛

一进会场,你会看到不同风味的世界美食,以自助的方式分成十几个区摆设,让人随意走到哪就吃到哪,而处处是惊艳。几十位服务生捧着盛有精致前菜的托盘穿梭,让客人在大厅站着喝酒聊天的时候,信手拈来就有小巧的配酒轻食。整个会场到处都有临时开放式酒吧。烈酒、鸡尾酒、葡萄酒和海阔天空的聊天话题,这时候都会成为社交工具。这里没人想谈公事。大厅的角落会有弦乐四重奏,配合营造高雅的餐前气氛。整个场面看起来就像白宫晚宴。

▲到处是随你醉的开放式酒吧。(图/鲈鱼提供)

市政大厅楼上楼下不同的厅房里,有不同的现场乐队。美国人喜欢在喝酒聊天的时候,在摆设成pub 气氛的角落听爵士乐。这是社交最浓烈的场所。吃饭的时候也许听一些抒情的黑人灵魂乐,饭后就会移师到大厅跳热舞。这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乐团

最后收场的摇滚乐团通常会把气氛带入最高潮。美国人在七分醉意之下一旦 High 起来,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是在公共场合,也忘了四周都是下周还要再见面的同事。这时候 High 者不在乎,观者也决定,过了这周末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有 pub 气氛的爵士乐厅是最好的社交区。(图/鲈鱼提供)

这种圣诞趴绝不会有长官致词那种上一世代的繁文缛节。大家来这里就是要疯、要High,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在圣诞趴上看到过任何高阶主管。

他们不参加也许就是刻意要让员工没有压力。这方面他们很有默契。从员工的角度看来,食物、酒、穿着、跳舞、音乐、狂欢才是主秀,政治必须是零。这一天大家可以大方摘掉平常的面具。平常都是假的,这一天才是真的。但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里面玄机就很大,不过这个要稍后再谈。

我们连续在旧金山市政府办了几年,接下来改成包两艘游轮夜游旧金山湾,夜赏金门桥,把陆地上狂欢的一切全部搬到船上,而且都有不同的主题。有一年的主题是六零年代。船上的摆设、服务人员的穿着及乐队的音乐都跟六零年代有关。有些员工还为此上网买了一些永远不可能穿第二次的六零年代服饰。

▼主场的热门乐团,让人High 到忘记下礼拜彼此还要再见面。(图/鲈鱼提供)

砸钱办趴,塑造主题,近乎招摇

前年开始,公司又把圣诞趴移师到时下最夯的港区码头仓库里。今年脸书的圣诞趴也是在那里举办。搬到码头仓库的好处是,每一家公司都可以为需要打造不同的主题,布置成任何场景,用完一夜就拆掉,就像好莱坞搭景一样。

脸书今年的主题是《权力游戏》;Yahoo! 前几年的主题是《绿野仙踪》,并且用机器人送酒、陪客人聊天;Google 曾在室内制造真正的雪景(旧金山从来不下雪),还把高空特技团搬到现场;Airbnb 把现场布置成马戏团;Salesforce 弄了一只狮子来摆 pose,让员工留下珍贵的照片。还有公司把交响乐团整个搬进仓库。

办这样一场趴到底要花多少钱? 这是各家秘密,但一般估计每个人的酒水与食物大约是 $150,场地可能十万,另外加上乐团、音响、灯光、布景装潢与所有的表演人员费用,一个两千人的趴总价应该在五十万以上。

▲为了塑造主题所需的庞大空间,圣诞趴开始移师到码头区的仓库。(图/鲈鱼提供,以下皆同)

去年脸书的圣诞趴更破天荒,以三十万美金一天的费用租下旧金山艺术宫两天,把展示厅布置成滑雪度假胜地,里面有巨大的冰雕和童话世界的玩具兵,空中还吊着真正的雪场缆车。他们搭景再造了一个度假小镇。由于公司人数众多,这一场旷世圣诞趴要分成两天来举行。媒体估计脸书这一场圣诞趴的开销可能高达180 万美元。

▲旧金山艺术宫。(图/King of Hearts CC BY SA 4.0 )

不过即使这么奢侈昂贵,这个数字在高科技公司的营收比例上,根本不值一提。这样的开销在账目上只不过是「杂支」而已。它甚至没有专立的明目可以报销。所以下一个问题是:花这么多钱办圣诞趴,难道真只是为了感谢员工吗?(下集:为什么矽谷这些大公司,要砸重金办圣诞趴?)

热门文章》

►幸福矽谷?无上限休假日和白吃的午餐

►别跟我称兄道弟:Netflix的高报酬佣兵文化

►更多「矽谷」趣闻

►按赞加入粉丝团,让你成为话题王!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方格子《异类矽谷》。《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