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非援建 印上马拉威纸钞

台湾当年在马拉威修建的凉亭,现位于大陆援建的国际会议中心一角。(取自环球网

大陆援建的马拉威科技大学,被印在当地面额2000克瓦查纸币上。(取自环球网)

2008年,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的马拉威与中华民国断交,陆媒报导,大陆与马拉威建交10年来,2010年援助建筑的新议会大厦,被印在当地200克瓦查的纸钞(1美元约合715克瓦查);此外,马拉威科技大学也被印在面额2000克瓦查的纸钞上。

大陆与马拉威建交后,除了援建建筑印在纸钞,陆企把「订单农业」(契作)复制到当地棉花产业,大陆的医疗成果帮助当地人摆脱疟疾恶梦,甚至乡村的「大喇叭广播」放送模式,也受到马拉威农村的采用。

现今台人地种咖啡

中华民国从5月24日起在非洲仅剩一个邦交国,陆媒《环球时报》近日刊登专文称,10年前与台湾断交的马拉威,人口1800万,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跟福建省差不多,首都里朗威人口达百万,议会大厦、国家体育场是该城地标性建筑。议会大厦门口红色中国结与「CHINA AID」字样,十分醒目。

报导特别提到,在大陆援建的国际会议中心一角,有一座古色古香中式小凉亭,是当年台湾领导人访问期间留下的建筑。先前台湾派去的农技队和医疗队大多都已离开,只有在马拉威北部,还有一些台湾人在当地种植咖啡。

报导还称,「普通马拉威民众对和台湾邦交的历史并不太在意,只有一些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和政府官员能说上几句。」

吸取陆农业、扶贫经验

马拉威关注大陆农业发展和扶贫经验。青岛瑞昌棉业早年在邻近的尚比亚从事棉花种植、加工,建立的「订单农业」和分级管理制度非常成功,吸引马拉威关注,大陆的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发展基金专门支持,组建「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

大陆与马拉威建交后,两国签署合作协议,马拉威政府主动提出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当地;2008年3月,马拉威总统访大陆时,也特别提到由陆企在当地成立棉花加工企业,将棉花种植加工,当成马拉威主要发展方向。大陆农村的「广播站」也复制到当地,向全村人预报天气、提供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