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自主研发北斗射频晶片恒星一号 体积小可用在无人机

▲「恒星一号」北斗晶片。(图/翻摄自中新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广州中海卫星导航技术公司近日在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展示「恒星一号」北斗晶片,该晶片为中海达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北斗射频晶片。据了解,「恒星一号」晶元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能节省成本、缩小体积,可用于无人驾驶领域

据《中新社》报导指出,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23日在哈尔滨举行,同期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吸引众多业内外人士前来参观。研发人员在会中表示,「恒星一号」晶元是中海达在北斗高精度晶元技术研发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它适用于中国北斗(BDS) 、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罗纳斯(GLONASS)这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所有频点,可实现对全球所有卫星导航星座的全频带兼容。

▼「恒星一号」晶元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能节省成本、缩小体积。

报导说明,「恒星一号」晶元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在一块板卡上,使用这一颗晶元即可替代原来8颗进口晶元,不仅大大节省成本,而且让板卡变得更小巧,更适用于无人驾驶等领域。据了解,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装备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频晶元和基带晶元,其中,射频晶元简单来说就是接受卫星信号和发送信号,而基带晶元则负责信号处理解码

报导也提到,一直深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中海达表示,从今年开始,「恒星一号」晶元已经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始批量投入使用,并成功用于无人机领域,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投入量产,今年年底前会在中海达系列板卡产品中逐步大批量替代进口晶元,并计划在2019年的国产卫星导航接收机整机新品中正式批量应用。

卫星导航系统是覆盖全球的自主地利空间定位的卫星系统,截至2012年,只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共由24颗卫星组成)及前苏联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是完全覆盖全球的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则于2012年12月开始服务亚太区(共由16颗卫星组成),预计于约2020年覆盖全球。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专业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