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路挑衅 你该学会的3种应对方式

面对网路挑衅3招应对攻略。(示意图/Pexels提供)

2018年9月,驻大阪经济文化办事处前处长苏启诚,因燕子台风侵袭日本导致台湾旅客滞留关西机场,遭质疑有处置失当之嫌并引发民怨后,留下遗书表明「不想受到羞辱」后自缢身亡。事后经检警侦办,发现当时确实有人利用大批网军至PTT散布假讯息、辱骂大阪办事处,企图操作网路风向

身为公众人物尚且如此,一般人呢?根据美国网路霸凌研究中心(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在2016年一项针对12至17岁美国学生的调查中指出,孩子最常遇到的网路霸凌,就是刻薄卑劣的评论、网路谣言,或遭受与种族或性方面有关言语攻击。

这种网路霸凌就称为挑衅(Trolling),施暴者就是所谓的「网路小白」、「酸民」、「网魔」。Troll 的原意是指北欧神话中的一种巨魔山怪;Trolling则是渔业用语,指渔船拖网来捕鱼的方式。在网际网路上,Trolling是指躲在暗处,蓄意去「钓」出某些人,以获得回应或吸引关注。

●面对网路引战行为,你该学会的3种应对方

面对网路上的挑衅,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黄雅芬医师指出,大多数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辨识出对方的恶意,并误以为是一般的言论而予以回应、讨论。但挑衅的一方不会因此就离去,他会再次发言攻击/刺激,有时甚至是文不对题,目的无非是希望获得被霸凌者的任何反击,以便激起他持续发动攻击。「过程中所产生的刺激感,能满足这些有心人士借此发泄自身负面情绪的心理需求。」因此,她建议可采取下列三种作法回应。

1. 终止对话、阻断霸凌

由于挑衅是发生在网路上的,不必担心身体会受到伤害,且我们拥有绝对的选择权。所以如果发觉对方在恶意挑衅,你可以选择相应不理,也可以在觉得自己能够承受这样你来我往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和他对话。然而,对方因此可能更肆无忌惮地对你进行攻击。一旦发现对方无法理性沟通并修正自己的言行,再继续对话只是浪费时间,甚至状况有愈演愈烈之虞,此时就应断然离开「战场」,像是下线、关闭软体或离开荧幕,才是保护自己较理想的做法。当挑衅者几次发言都得不到他想要的回应时,通常就会停止攻击,进而转往其他版面场域去「钓』出那些没有经验的受害者

2.掌握社群软体的使用技巧

目前如Facebook等主流社群软体,发文作者多具有管理留言内容权限。若发现在自己的发文下方,有人回复了不雅或挑衅的内容,甚至不理性的攻击文字,即可将对方的回应删除或隐藏起来;或者将自己帐号的「隐私设定」调整为比较严格的程度,例如:当别人要在他们的贴文或图片上标注你的名字前,须先征得你的同意;他人若想在你的动态版面上贴文,也须先经过你的同意后才能显示。此外,限缩自己贴文的隐私程度也是一个方式,像是文章只有朋友才能看见,而不是公开给所有人

3.掌握求助管道

若是有人窃取你的照片并发文,或是标注你的名字之后,发布跟你有关的谣言或其他恶意攻击的言论,因为没有网路权限可以管理对方的发文,请向官方/网管人员提出检举或者投诉,并最好截图保留证据,让对方删除发文,或由官方强行移除。如果网管人员不回应请求,可以告诉父母、师长并考虑报警处理。

黄雅芬医师提醒,网路贴文通常都会在网路上存放一段时间,随着时间增加,可能会有更多人看到对话讨论串。在网路上目睹挑衅的你,无论是选择离开、旁观、选边站、加入攻击行列等,都可算是网路暴力(霸凌)的目睹者,或多或少也会感染到负面情绪。如果可以早点中断一连串的「挑衅、回应、攻击、反击、继续攻击」的负面互动,便能阻止负面情绪在网路上继续扩散,影响更多人。

本文作者:郑碧君

咨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黄雅芬医师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2021.02)

《大家健康杂志》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