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棒一挥股价3年涨4成 戴诚志让京城银行变抢手货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从商30年的戴诚志,运用精准投资眼光,不与大银行客户,反而开发其他类型业务,走出自己的风格,把原本末段班的银行,拉拔成获利三级跳的绩优生,独特的做法与眼光,让京城银行从小鸭变成待价而沽的抢手货

财讯双周刊》报导指出,接任京城银行董事长,其实是戴诚志人生中的意外。在此之前,他跟银行业最近的距离,是诚泰银行董事,随着诚泰银嫁入新光金,身为幕后推手的他,逐渐浮上台面,二○○九年,戴诚志「下海」担任京城银董事长,宛如隐世投资高手走入江湖,因一出手便显功力,立刻吸引外界眼光。

获利股价三级跳 京城银从末段班变绩优生

▼京城银行摆脱末段班,成为待价而沽的抢手货。(图/京城银行网站)

京城银行在戴诚志未接棒之前,是银行末段班的C咖生,股价很闷,让持股超过四成、京城建设董事长蔡天赞头疼不已,一度还找前财政部长吕桔诚担任董事长。没想到,戴诚志上任后魔棒一挥,京城银开始出现获利,一○年每股获利一.七六元、一一年二.四七元、一二年三.二八元。股价在三年之间从个位数起涨,涨幅超过四○○%,逼近三十元大关,在金融业低利环境而大叹生意难做之际,教市场惊奇连连。三年来京城银待价而沽的传言不断,戴诚志坦言,五年来确实默默地到处寻找并购机会。但在他眼中,京城银是只丑小鸭,不像中信银这类民营银行的优等生,有商品创新能力,资讯IT的投资前瞻且强。既然「小鸭」弱不禁风,业务端就更须慎选客户与商品,不该做的业务,宁可放弃。于是,京城银逐步降低信用卡业务、缩减同业抢做的房贷业务,却承作地上权抵押贷款这类新兴业务,甚至靠着债券操作,创造「稳固而低风险的高获利」,作风与同业大相迳庭。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慢条斯理的戴诚志原本继承父业,却从经营医用玻璃制造转为贸易,摆脱了制造生产业包袱,反而海阔天空,他以比同业价格低品质更好的商品抢攻客户,打下稳固的事业基础,成为稳定的金流靠山,也据此跨入股、债、房的「投资三铁」,成为个中高手;且因从事贸易进出口三十多年的历练,让他对于利率、汇率以及背后所影响的经济变动都有极高敏感度,练就一身投资功力,资金实力被业界形容「深不可测」。

外界对戴诚志最耳熟能详的事迹,莫过于05年时,让诚泰银行以每股二八.二元,高于净值近一倍的高价「出阁」到新光金,令股东们鼓掌叫好。早在诚泰信用合作社时代就加入股东阵容的戴诚志,当时已然看出,台湾的小银行经营压力大,若不找个好人家嫁了,只会年老色衰,诚泰银行如此,京城银行也是如此,唯有加速调整体质,「水当当才好嫁人」。

他深谙并购精随,从09年接任京城银行董事长以来,每一步都走得漂亮。10年,京城股价约仅八.五元,却办理每股十元、溢价发行的可转债私募,认购的股东当下套牢一七%,他不但带头认购,并邀来投资银行圈的重量级人物、前高盛亚太区董事长宋学仁参加,此举等于向市场宣示新任董事长的信心。有了投资教父背书,一举抬高京城银行的市场能见度,也让人见识到低调神秘的戴诚志,背后的坚实人脉。

形容自己生性浪漫,拥有「跳跃性思考的致命伤」,但其实,戴诚志投资行为十分缜密,习惯在天南地北的跳跃思考下,把问题、状况都想过,想通后就大胆行动,投资的公司持股至少一0%,以保有一定影响力;目前他在京城银持股约一二%。

戴诚志曾说,投资是修炼的学问,既需掌握趋势,走在众人眼光之前,更不能留恋过去,许多企业老板执着「银行家身分,他却一点也不耽溺,机会到了,该卖就卖。随着政府的政策再度鼓励金融业合并,戴诚志嗅到风向转变,态度转趋积极,这一次,他能否再度结亲成功,把京城银行风风光光出嫁,备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