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先生說古今】汪漢澄/貪婪之腦

图/陈冠豪

贪心不好,大家都知道,或者说大家一直被这么教导。佛教说「贪、嗔、痴」是「三毒」,《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基督教的「七大罪」中就包括了「贪婪」,而另一个「暴食」也跟贪心有关。中国儒家更把贪心看作处世大忌,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历来官场上的坏官皆被叫作「贪官」。我读书不多,从来没见过中外典籍有公然赞美贪婪的。

这么说来,贪心显然是坏事。然而,恰恰是这种看似一面倒的价值判断,特别需要怀疑。试想一下,一个人若是不贪心,群体中的食物缺乏时他会先饿死,异性缺乏时他会先绝后。所有的人若是都不贪心,我们现在应该还停留在《老子》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或〈桃花源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牧甚至渔猎社会,哪来有核电有网路,能上太空,养活八十亿人的庞大科技经济体?那么,哪一种生活方式比较「好」呢?在评价贪婪时,我们发现就连对与错,好与坏的区别也变得很模糊。

贪心是坏事吗?

想真正理解人类的行为进而赋予价值判断,经典与传统教条皆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只想教训人,而不关心客观真相。要解答关于贪心的疑问,必须先弄清楚:一,贪心的定义是什么?二,贪心对自身与群体的影响是什么?早年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不多,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其后导致了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重伤。人们事后细究这场奇特到近乎荒谬的灾难,认为成因归根结柢,主要就来自于金融市场操作者的贪婪。此后针对贪心的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研究,就如同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贪心」其实没有公认的定义。目前心理学对贪心的操作定义是:「总是想要更多,总是没法满足。」据此而设计的调查问卷,可以为科学家分辨出具有「贪婪人格特质」的人,用以做进一步的研究。过去的一些学者会把「为了得到更多而不惜损害他人」这一点也加在定义当中,此一特质正是历来人们把贪心贴上「坏」标签的缘故,但本身就具有价值判断意味的定义,很可能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所以目前针对贪心的主流科学研究倾向不列入这一点。

贪婪的科学观

今年刚发表的一个来自荷兰的研究,调查了数千位国民,比较具有「贪婪人格特质」的人与一般人,看他们在生活的一些重要指标上有何特色。结果相当有意思:贪心者的个人金钱收入并没有比较高,但全家金钱收入确实比不贪心者来得高(他们自己未必比较会赚钱,但也许会选择能赚钱的伴侣或督促伴侣去赚钱?)。愈贪心的人拥有的性伴侣数目愈多,但每次的感情关系持续时间会愈短,而产生子女的数目也愈少。这表示贪心者更遵循生物演化上对个体有利的「多子多孙」本能,但在现代社会结构的局限下,实际上反而得不到多子多孙的实效。最后一点,愈贪心的人拥有的「幸福感」与对生活的满意度就愈低。这一点很容易被人拿来说嘴:「你看吧,贪心没好结果对吧!」但我们对此必须保留一些,因为不要忘记,贪心的定义就是「总是想要更多,总是没法满足」,因此贪心的人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比别人低才是天经地义。

在职场中,贪心是好事还是坏事?来自中国大陆的一个针对数百位职场员工的研究,有着很有趣的发现:愈贪心的人愈想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工作表现确实要比不贪心的人来得好。但反过来说,愈贪心的人愈会感觉职场的环境是不公平的,而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造成工作表现下降,抵销掉一部分他原本的优势。换句话说,贪心是职场的双面刃。

贪心的人容易觉得环境不公,但他们自己真的注重客观公平吗?德国的一个研究,让贪心的人与别人合作玩个赚钱游戏:若自己取出的愈多,别人得到的就愈少,如果双方取出的都太多,两人的获利皆会下降。结果发现,贪心的人总是会取出过多,即使这意味着对方或两人因此蒙受损失。这似乎说明了为什么贪心的人固然自身表现不俗,但往往在团体中惹人厌。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危险而不理性的行为呢?

另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团队给了我们初步的答案。给受试者玩稳赚、稳赔以及赚赔参半的三种赌博游戏,用功能性磁振造影监测大脑的即时活动。结果发现愈贪心的人愈容易做出过度冒险的行动,而这个冒险的倾向,起因于他们用来调节奖赏回路借以「避害」的那个脑区(内侧眶额叶皮质)的功能是不足的。简单来说,贪心的人想赚得愈多愈好,但他们的大脑会忽略损失的风险,无法抑制自己的不当冒险。这似乎可以解释2008美国金融风暴中华尔街那些闯祸的家伙的行为,尤其他们当时用来冒险的是别人的钱。

有了现代科学,我们对各种人格特质与行为倾向理应有更正确的认识。拿贪心来说,它不是一个好或坏,该迎还是该避的东西。我们目前不完全清楚贪心来自于先天或后天,但由于贪心符合演化竞争的需要,而我们的大脑又能因应环境而自我塑造,因此极可能两个成分都有。对自己以及对群体来说,贪心可以成为正面的能量,但也可以造成负面的伤害。决定利或弊的重点似乎不在于人贪不贪心、有多贪心,而在于该把贪心的人放在什么位置上。